冬季養生

冬季熱衷火鍋 4種吃法很傷胃

新鮮的食材, 新鮮出鍋的食物, 涮鍋可以說是加工環節最少的一種烹調方法。 只要原料品質有保障, 火鍋確實是個相當健康的吃法。 不過, 這麼好的健康美食, 居然也有麻煩。 最近媒體報導, 有些人居然因為吃火鍋把胃吃壞!怎樣吃火鍋會傷胃?天冷之後, 火鍋店越來越火爆了, 特別是有名的重慶火鍋, 熱騰又鮮美的食物, 最能帶來溫暖的幸福感。 仔細想想, 大概要包括以下4種吃法。

吃法1:吃麻辣紅油火鍋, 再喝大量白酒。

為了追求辣得全身冒汗的刺激, 很多人都喜歡吃濃辣的火鍋。 但是, 在北方乾燥氣候下, 吃辣本身就不健康。 過濃的辣味物質會造成消化道的過度充血, 對於那些本來有胃炎、胃潰瘍的人更是一種傷害。 也有些人吃了辣味食物之後發生腹瀉。 如果此時再喝嚴重傷胃的白酒, 讓可憐的胃同時面臨幾種考驗, 那後果可想而之。 酒精會破壞胃表面的粘液保護層,

並讓胃壁蛋白質受損, 產生一種類似“燙傷”的效果。 有人甚至因此吃出胃出血, 最後住進醫院。

為一時口腹刺激, 連命都不要了, 古人所說的“以身殉食”, 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吃法2:愛吃燙食, 特別是厚厚一層油的燙食。
人的消化道是由粘膜和肌肉等組織構成的,

它們的細膩嬌嫩, 更甚於我們所涮食的羊肉。 人們親眼看到, 紅紅的羊肉片, 放進火鍋當中, 瞬間就變成了褐色的熟肉。 這是因為, 動物體內的蛋白質在60度以上的溫度下, 會發生快速的變性, 也就是說, 不再有原來的結構狀態和生理活性。 可是, 把滾燙的食物送進嘴裡, 送進食道, 我們身體上的粘膜和肌肉不是一樣受到高溫的炙烤嗎?它們也同樣會受到傷害而局部變性。 雖然身體消化道的修復能力驚人, 但連續一個小時的炙燙嚴刑, 還是會讓它們損傷嚴重, 甚至留下致癌隱患。

如果吃清湯火鍋, 嚴重燙傷的危險還小一點。 因為薄薄的肉片會在空氣中快速降溫。 但如果湯表面上有厚厚一層油,

那就麻煩了。 人們都知道“過橋米線”的故事, 油層具有極好的保溫性, 使食物的溫度很難下降, 燙傷消化道的危險就會大大增加。 四川火鍋用香油小料, 正是為了讓高溫食物中的熱量很快擴散到油碗當中, 同時通過香油的潤滑作用, 縮短食物與食道接觸的時間。 即便如此, 燙食仍不值得提倡。

吃法3:吃完熱騰騰的火鍋, 來根雪糕, 體驗冰火兩重天的刺激。
解釋:吃完火鍋, 胃裡已經塞滿了食物, 負擔沉重。 這時候需要集中精力, 加強胃部血液迴圈, 使它能更好地混合、磨碎食物;還需要分泌大量消化液, 以利後面的小腸消化。 如果突然來一根雪糕, 胃部血管收縮, 蠕動減弱, 消化液減少分泌;同時溫度下降, 消化酶活性下降。 這不是和自己的胃過意不去嗎?消化功能強的人還可以忍受, 那些消化功能差的人根本扛不住這種刺激, 結果就是消化不良、胃脹、胃痛、腹脹、腹瀉等各種不良後果, 甚至三兩天都緩不過來。

除了雪糕之外, 餐後的冰果盤也一樣不值得提倡。

吃法4:一邊吃肥牛肥羊, 一邊大喝冰鎮啤酒, 求爽快。

解釋:這種吃法和上面一樣, 都會降低胃腸的消化能力。 在吃肥牛肥羊的時候, 這種問題更為突出。 這是因為, 牛羊的脂肪都屬於高度飽和的脂肪。 它們在室溫下是很硬的硬塊, 在體溫下也不能變成液態——只要看看羊油、牛油、黃油平常是什麼硬度就知道了。 熱吃牛羊肉的時候還好,如果特意加冰鎮啤酒到胃裡,這些脂肪就可能凝固成塊。對於這些成硬塊的脂肪,人體脂肪酶和膽汁會感覺相當為難,沒法把它高效混合成均勻的乳糜狀態,消化率自然大大下降。如果本身消化功能就不夠強健,這種吃法也容易導致上述各種消化不良的結果。

一些沒有充分消化的食物成分一旦從傷損的消化道進入血液,還可能造成食物不耐受反應,引發多方面不適。

熱吃牛羊肉的時候還好,如果特意加冰鎮啤酒到胃裡,這些脂肪就可能凝固成塊。對於這些成硬塊的脂肪,人體脂肪酶和膽汁會感覺相當為難,沒法把它高效混合成均勻的乳糜狀態,消化率自然大大下降。如果本身消化功能就不夠強健,這種吃法也容易導致上述各種消化不良的結果。

一些沒有充分消化的食物成分一旦從傷損的消化道進入血液,還可能造成食物不耐受反應,引發多方面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