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類風濕患者如何鍛煉

類風濕病是一種比較嚴重的風濕病, 對患者的健康危害比較大, 在平時出了良好的治療以外, 適度的運動鍛煉病症有一定的好處, 在鍛煉的時候也要有所注意, 不能出現勞累的情況, 一定要選擇低強度的鍛煉, 散步游泳或者是騎自行車。 另外在飲食方面也要有所注意, 我們來瞭解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類風濕患者如何鍛煉

1、選擇低強度的鍛煉方式, 不給關節增加過多的壓力。 例如:散步、騎自行車或游泳。 2、 在你挑戰自己的運動量之前, 確保是在肌肉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3、當你的病情處於活動期或正經歷疼痛和腫脹時, 應進行更短時間和更小強度的鍛煉。 4、儘量在一天當中進行多次數的短時間的鍛煉, 而非一次性的長時間鍛煉。

5、創建一個由有氧運動和阻力練習結合而成的日程表, 這能夠幫助你鍛煉肌肉、避免其過度損傷。 6、開始運動前都應該進行正確的熱身運動。 7、在運動之後, 保證能較快平靜下來。 8、添加靈活的運動到你的日常生活中, 來幫助你增加關節可活動的範圍。 9、運動時穿好一些的運動鞋, 能夠幫助減震並支撐你的腳。 10、當疾病處於很嚴重的情況時, 嘗試其它類型的水療方法,
例如在水池中走步。

類風濕的原因

遺傳因素:類風濕關節炎患者1級親屬中患病的風險較普通人群高1.5倍。 孿生子研究結果顯示, 與類風濕關節炎相關的各種因素中, 遺傳因素占50%~60%。 與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相關的易感基因包括HLA-DR、PADI4和PTPN22等。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和細菌感染可能作為始動因數,

啟動攜帶易感基因的個體發生免疫反應, 進而導致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 與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相關的病原體包括EB病毒、細小病毒B19、流感病毒及結核分枝桿菌等。

性激素: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率男女之比為1∶2~4, 提示性激素可能參與發病。 另外, 女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懷孕期內病情可減輕, 分娩後1~3個月易復發, 提示孕激素水準下降或雌-孕激素失調可能與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