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防止胃潰瘍的幾種食療偏方

我們都知道許多上班族由於工作等原因, 無法及時規律的就餐容易出現胃潰瘍, 這無疑對於身體健康和工作都是很大的影響,

那麼有什麼比較好的偏方能改善呢?下面為大家介紹防止胃潰瘍的幾種食療偏方, 供大家瞭解。

治療胃潰瘍的偏方

桃仁豬肚粥

桃仁(去皮尖)、生地各10g, 熟豬肚片、大米各50g, 料適量。 將肚片切細;取二倍水煎取汁, 加豬肚、大米煮為稀粥, 待熟時調味服食, 每日1劑。 可益氣活血, 化淤止痛。

檳榔飲

檳榔10克, 炒萊菔子10克, 桔皮1塊, 白糖少許。 將檳榔搗碎, 桔皮洗淨。 檳榔、桔皮、萊菔子放入鍋內, 加清水適量, 用武火燒沸後, 轉用文火煮30分鐘, 去渣留汁, 加白糖攪勻即成。 代茶飲。

苗嶺舒胃方

雞矢藤, 海螵蛸, 三七, 三步跳等。 取本方水煎服, 一日一付, 一付分3次服用, 每次一碗(150~200ml)。 苗嶺舒胃方——溫通補中, 疏肝益脾, 養胃和胃, 有效治療胃潰瘍。

彝族偏方

韭菜白300克、鮮蜂蜜250克、鮮豬油200克。

將前一味藥烤幹研粉, 後兩味拌勻成蜜油。 每次服蜜油9克加韭菜白6克, 每日3次, 連用1~3周。 彝族民間喜用此方治療胃炎、胃潰瘍等病, 具有潤護胃腸、增食欲、通便秘之效。

開水沖雞蛋

取1個雞蛋打入碗裡攪勻, 用沸水沖熟後服下就可以。 蛋花湯容易被胃消化吸收, 能夠大大減輕胃負擔, 有利於潰瘍病灶癒合。 雞蛋黃中的卵磷脂, 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薄的疏水層, 對胃黏膜保護作用明顯, 還可以抵抗有害因數侵入。

胃潰瘍的幾種常見類型及治療方法

寒邪客胃型

寒邪內客於胃, 胃陽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 氣機阻滯, 臨床表現為胃痛暴作, 畏寒喜暖, 得溫痛減, 喜熱飲, 舌苔薄白, 脈弦緊等。 應用散寒止痛的方法,

輕者可局部溫熨, 或服生薑紅糖湯即可, 較重者以良附丸加味:高良薑12克, 香附10克, 蓽撥10克, 吳茱萸、陳皮、炙甘草各6克, 水煎服。

肝胃鬱熱型

肝氣鬱結, 日久化熱, 邪熱犯胃, 胃脘灼痛, 痛勢急迫, 煩躁易怒, 泛酸嘈雜, 口幹苦, 舌紅苔黃, 脈弦或數。 用疏肝泄熱和胃的方法, 方用化肝煎加減:梔子12克, 牡丹皮10克, 白芍15克, 陳皮6克, 青皮10克, 吳茱萸6克, 黃連10克, 蒲公英30克, 佛手12克, 甘草6克, 水煎服。

脾胃虛寒型

饑飽失常, 或勞倦過度, 或久病脾胃受傷等, 致脾陽不足, 中焦虛寒, 出現胃脘隱痛, 泛吐清水, 喜溫喜按, 納差, 便溏, 神疲乏力, 或畏寒肢冷, 舌淡, 脈細弱。 應用溫中健脾的方法, 方用黃芪建中湯加減:黃芪18克, 白芍15克, 桂枝10克, 白術12克, 黨參15克, 乾薑6克, 木香6克(後下),

大棗5枚, 水煎服。

肝氣犯胃型

肝主疏泄而喜條達, 若情志不舒, 則肝氣鬱結不得疏泄, 橫逆犯胃而作痛, 疼痛連脅, 噯氣頻繁, 每因情志刺激而痛作, 舌苔薄白, 脈弦。 應用疏肝理氣何為的方法, 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枳殼、赤芍各12克, 香附10克, 郁金12克, 川楝子10克, 延胡索12克, 甘草6克,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