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保健推拿市場混亂,秩序規則有待規范

記者在最近召開的哈爾濱市傳統醫學手法學會年會上了解到, 該市約有5萬名保健按摩師, 無證上崗者高達3萬, 絕大多數的人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專業教育和培訓, 致使因按摩失手纏上“官司”的事件屢見不鮮。

前不久, 哈爾濱市下崗女工張某因頸椎疼痛到某企業醫院骨科買膏藥, 當時醫生沒在場, 診室里一個穿白大褂的老者自告奮勇地說:“來, 我給你按按吧。 ”沒成想, 按摩后回到家里張某就不能動了, 疼得叫了一夜。 后來經省、市兩級法醫鑒定, 均認為張某頸髓挫傷, 伴四肢不全癱。 經分析是在其原有的頸椎病基礎上, 因按摩不當造成椎間盤突出加重而致損傷。 據了解, 惹事的“白大褂”, 是骨科某醫生的父親, 在病房里打雜。 因兒子不在, 就貿然“出”了把手, 結果惹來了糾紛和官司。

按摩推拿目前在哈爾濱市乃至全國各地已十分流行。 隨著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

亞健康的狀態已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很多人時常感到身體倦怠, 肌肉疲乏, 精力不旺, 睡眠欠佳, 而長期的肌肉緊張, 又使頸、肩、腰、腿痛的發病率不斷增加, 這給保健按摩行業提供了相當廣闊的市場, 但因缺少嚴格的“準入”門檻, 從業者形形色色, 良莠不齊。

哈市傳統醫學手法學會會長王宜欣指出, 按摩推拿看似簡單, 其實技術要求很高。 普通保健按摩師最少要經過半年的培訓, 而從事醫療按摩的醫生則需要在學校和臨床“磨煉”5~8年。 對此,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授、附屬第二醫院推拿科主任醫師李同軍也頗有同感, 他說:要想成為保健按摩領域的“專家”, 必須全面掌握與按摩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

如傳統醫學中的陰陽學說、臟腑學說、經絡腧穴學說以及現代醫學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等知識。

讓人憂慮的是, 有些從業人員僅憑手法熟練就開展醫療按摩。 在哈市經常接受按摩的市民中, 約80%的人同樣缺乏相關常識, 他們錯誤地認為, 只要推拿不舒服的地方, 就能治療或解除病痛。 李同軍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這種情況下出現醫療差錯、醫療事故, 自然就在所難免了。

李同軍指出, 即便是專職的保健按摩師, 也常常由于缺乏全面的知識, 而忽略一些按摩禁忌癥的存在。 如肝炎、腎炎、便血、尿血、腫瘤、肺結核、皮膚病、懷孕早期、隱蔽性骨折、骨質疏松癥、化膿性關節炎和嚴重性心臟病等, 這樣的病人一旦接受按摩, 往往會導致疾病發作或病情加重,

甚至帶來無法彌補的后果。

那么, 百姓在接受按摩時應該如何規避風險和意外傷害呢?王宜欣會長提醒說, 如果要做醫療按摩, 就必須到正規機構, 找有行醫資格的醫生來做。 按摩時如突然感覺不適, 必須要求停下來, 絕不能勉強堅持。 目前, 哈市傳統醫學手法學會已籌建相應的推拿按摩人才庫, 將所有有資質的專業人員備案, 以供市民查詢。 為打破傳統中醫按摩的封閉狀況, 學會還將定期舉辦學術講座, 進行經驗交流, 同時還將開辟專門網站, 提供相應的知識和信息。

專家提示 推拿按摩到正規醫院

日前, 合肥市一位市民因腰部疼痛到一家小按摩房推拿, 第二天卻疼痛加劇, 不能下地行走, 轉入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經過正規的推拿治療才恢復了健康。 據該院張建華副主任醫師介紹, 現在因不當按摩而轉來的病人越來越多, 大多數都因病人圖省錢、方便而在街頭或個體小診所就診, 延誤或加重了病情。

推拿按摩具有疏通經絡,

調和氣血, 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等功效, 所以通過推拿按摩可感到肌肉放松、關節靈活, 使人精神振奮, 疲勞消失。 推拿按摩可使正常人增強抗病能力, 對病人來說, 既可使局部癥狀消退, 又可加速恢復功能。 推拿按摩還具有經濟簡便, 不需要特殊醫療設備, 也不受地點、氣候條件的限制, 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優點, 正是這些優點, 讓推拿按摩發展成為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養生健身措施。

專家指出, 推拿是通過刺激身體的某些穴位而起作用的, 在實施推拿時要注意身心放松, 用力恰當, 穴位準確, 循序漸進, 辨證施治, 根據病人的不同病情、年齡等情況, 恰到好處地運用推拿手法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 在過饑、過飽、酗酒或過度疲勞時不可做保健推拿。 從事推拿工作的保健按摩師必須具有西醫、中醫等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經嚴格考核后才能持證上崗。而現在許多從業人員只是粗略了解人體穴位、按摩手法等常識,甚至一些人還是無證上崗。為此,專家呼吁:當身體出現疼痛或疲勞時,不要隨便找人按摩,應該到正規中醫院就診。?

從事推拿工作的保健按摩師必須具有西醫、中醫等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經嚴格考核后才能持證上崗。而現在許多從業人員只是粗略了解人體穴位、按摩手法等常識,甚至一些人還是無證上崗。為此,專家呼吁:當身體出現疼痛或疲勞時,不要隨便找人按摩,應該到正規中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