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驚!烏龍茶 竟然如此大擺“烏龍”?

11月9日電國家質檢總局日前公佈了烏龍茶產品品質國家監督抽查結果, 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立頓鐵觀音等19種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

(11月10日湖南日報)

一共才抽查58種, 竟有19種產品不符合標準。 這就意味著, 市場上三分之一烏龍茶產品品質有問題。 這樣的烏龍茶真是“名符其實”。

烏龍茶如此大擺烏龍, 不但讓人大跌眼鏡, 更讓人匪夷所思。 烏龍茶, 亦稱青茶、半發酵茶, 是中國幾大茶類中, 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 烏龍茶歷史悠久, 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 為中國特有的傳統茶類。 在日本更被稱之為“美容茶”、“健美茶”。 不曾想, “特色”至今, “演變”至今, 居然成了“問題茶”。

比如, “怡可”鐵觀音, 稀土實測值是標準值的兩倍多;“立頓”鐵觀音稀土實測值是標準值的3倍多;“年年香”一級烏龍茶, 稀土實測值超標兩倍多。 專家介紹, 茶葉中稀土超標與農藥殘留有關,

過量攝入將對人體造成危害。 顯而易見, 稀土實測值超標, 這不是烏龍茶製作工藝問題, 而是人為忽視品質惹的禍。

“烏龍茶”為何敢肆無忌憚大擺“烏龍”, 一來, 信奉“皇帝女兒不愁嫁”。 二來, 過度消費“金字招牌”。 三來, 得過且過投機取巧心理作祟。 四來, 品質至上的生產理念嚴重滑坡。

產品如人品, 品質是生命。 品質是企業生存之本, 品質是企業發展的基石。 品質, 就是當今世界競爭的核心武器。 “烏龍茶”, 靠的是品嘗後齒頰留香, 回味甘鮮和藥理作用打天下, 而不是稀土實測值超標忽悠。 “烏龍茶”這般擺“烏龍”, 等同飲鴆止渴, 最終受害者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