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春季養生指南 寶寶缺鐵了怎麼餵養

由於鐵及與其相關的營養素攝入量不足或因其消耗增多所引起的鐵缺乏叫營養性鐵缺乏症。 營養性鐵缺乏症在中國相當普遍, 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營養性疾病之一, 其中半歲到兩歲是高峰患病年齡。

寶寶缺鐵了怎麼餵養

鐵缺乏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統計, 全世界大約有20多億人缺鐵, 其中大多數是婦女。 在發展中國家, 50%以上的孕婦缺鐵, 5歲以下兒童40%?50%缺鐵。

由於鐵及與其相關的營養素攝入量不足或因其消耗增多所引起的鐵缺乏叫營養性鐵缺乏症。 營養性鐵缺乏症在中國相當普遍, 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營養性疾病之一, 其中半歲到兩歲是高峰患病年齡。 據2002年全國調查資料顯示, 7?12個月嬰兒缺鐵性貧血患病率為20.8%, 呈現為兒童年齡愈小, 鐵缺乏愈嚴重, 缺鐵性貧血也愈多。

原因

攝入鐵的總量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多見於嬰幼兒及散居學齡前兒童、孕婦和乳母。

中國居民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含量較高。 雖然中小學生每日攝入鐵的總量超過推薦的鐵攝入量(RNI), 但是由於植物性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低於動物性血紅素鐵, 再加上植物性食物中鞣酸、植酸、多酚類物質含量較多, 妨礙了鐵的吸收利用, 致使機體對鐵的有效利用率降低。

中國居民膳食品種相對比較單調, 食譜很少變化, 很多兒童還養成了挑食、愛吃零食的不良進食習慣。

臨床表現在非貧血鐵缺乏期, 由於鐵參與的生物酶的不足和活性的下降導致細胞氧化磷酸化過程發生障礙, 表現為工作和勞動耐力的下降。 在學生中則表現為精神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和學習成績的下降;有的證實為智商的下降,

下降幅度達9~11個智商點。 在嬰幼兒中, 小運動操作的發育落後于正常兒。

鐵缺乏進一步發展, 會使紅細胞含鐵量降低導致缺鐵性貧血。 通常短期鐵缺乏對形體生長影響不大, 但貧血小兒體重常有降低。 貧血兒童膚色蒼白或發黃, 毛髮乾燥, 脫髮, 指甲脆裂, 出現匙狀反甲, 口腔黏膜萎縮及不同程度的舌炎, 食欲不振, 常有嘔吐或腹瀉, 呼吸、心跳加快, 可有肝大和下肢水腫。 兒童可有異食癖, 諸如泥土、粉筆、牆灰、煤渣、紙片等均可成為其喜愛的食物, 這種異食的結果又會加重已有的鐵缺乏, 互為因果。

鐵缺乏對兒童學習、認知及智力發展的不利影響開始得愈早, 後果愈嚴重,

其損害所造成的遠期影響常常是不可挽回的。

鐵缺乏症的飲食調理

維護好孕婦鐵營養是避免幼嬰鐵缺乏的關鍵措施。 在整個妊娠期, 孕婦自身及胎兒的生長約需1000毫克(元素)鐵。 在妊娠24周後, 因胎兒發育增快、胎體重量增加, 孕婦每天平均需鐵6毫克。 這些一般膳食是不可能滿足的, 因而必須另行補鐵。 鐵應該怎麼補?研究證實, 在妊娠後期給孕婦補充鐵劑, 不但可以提高孕婦的鐵儲備, 有利於孕婦產後機體的恢復, 而且也有利於給胎兒供給鐵和防止生後幼嬰早期缺鐵和發生貧血。 哺乳期乳母乳腺排泌的鐵每日約0.5毫克, 連同每日生理消耗0.5毫克鐵, 乳母每日攝食的鐵量應不低於1毫克。 因此, 補足乳母鐵儲的缺額和增加膳食中鐵的含量,

是母乳餵養兒有充足鐵來源的基礎, 也是降低嬰兒期貧血患病率的基本重要措施。

在嬰兒期有以下幾個因素影響嬰兒的鐵代謝需要, 即:胎兒出生時體內儲存的鐵量與出生體重關係密切, 出生體重愈小所儲鐵總量就愈少, 發生鐵缺乏就愈早而且病情較重。 因此, 低出生體重兒和雙胎兒發生鐵缺乏的更多。 牛乳中含鐵量低, 吸收率也低, 因此人工餵養兒患鐵缺乏的檢出率就高。

鐵劑應用

對外觀正常者及已檢出的鐵減少者, 包括孕婦、乳母、兒童及成年男女, 每週一次, 連續12周, 每次每千克體重口服(元素)鐵1?2 毫克。 地區貧血現患率在20%以上者按每千克體重2毫克計算, 現患率不及20%者按每千克體重1毫克計算。

對已確診為缺鐵性貧血的兒童, 鐵劑按每千克體重2毫克計算, 每週口服一次, 連續12周。 對6~24月齡鐵減少嬰幼兒, 考慮到其日需鐵總量為0.6?0.7毫克, 可不計體重, 每週一次口服鐵劑12.5毫克, 共12周。

為促進鐵劑吸收, 每次口服鐵劑時, 可同時服用維生素C50~100毫克。 此外可能會伴有維生素A、維生素D及維生素B2的缺乏, 也會影響鐵劑療效。這種情況應盡可能建立平衡膳食從而滿足患兒營養需求,必要時,可添加上述維生素以提高療效。

防止鐵超載和鐵中毒

鐵在人體內基本上是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進行代謝迴圈,除黏膜、體表和出汗有少量鐵損耗外,機體並無其他排泄鐵的途徑。因此,一次性大劑量攝入鐵劑或短期內多次大量攝入鐵劑可引起鐵超載、急性或慢性鐵中毒。目前市場上有名目繁多的鐵強化食品,如酥糖、餅乾、代乳粉、奶粉、鐵強化保健品、各種鐵強化飲料等,若小兒對其中某種食品有嗜愛,進食過多,就很容易發生中毒。

因此在添加鐵強化食品時,一定要詳細查看成分含量,既不要超量食用,也不要同一時期攝食多種鐵強化食品、飲料、保健品。一旦小兒出現鐵中毒應送醫院診治。

也會影響鐵劑療效。這種情況應盡可能建立平衡膳食從而滿足患兒營養需求,必要時,可添加上述維生素以提高療效。

防止鐵超載和鐵中毒

鐵在人體內基本上是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進行代謝迴圈,除黏膜、體表和出汗有少量鐵損耗外,機體並無其他排泄鐵的途徑。因此,一次性大劑量攝入鐵劑或短期內多次大量攝入鐵劑可引起鐵超載、急性或慢性鐵中毒。目前市場上有名目繁多的鐵強化食品,如酥糖、餅乾、代乳粉、奶粉、鐵強化保健品、各種鐵強化飲料等,若小兒對其中某種食品有嗜愛,進食過多,就很容易發生中毒。

因此在添加鐵強化食品時,一定要詳細查看成分含量,既不要超量食用,也不要同一時期攝食多種鐵強化食品、飲料、保健品。一旦小兒出現鐵中毒應送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