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

產生鬼壓身症狀或源于大腦先於身體蘇醒

中國說鬼壓身, 西方說惡魔坐床頭, 其實都是睡眠麻痹, 在正要入睡或自夢中醒來時發生。 幾乎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一兩次睡眠麻痹。 所以, 當某天你自夢中醒來, 卻發現連睜眼這個最平常的動作都做不到時, 要淡定地想:嗯, 我終於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睡眠麻痹。 然後想一想怎麼把它變成談資, 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後, 你就活動自如了。

不是所有的睡眠都有睡眠麻痹

睡眠麻痹也不是隨便就會發生的, 它只發生於特定的睡眠階段——快速眼球運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s, REM)。

人的睡眠分為快速眼球運動睡眠(REM)和慢速眼球運動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s,

NREM或slow wave sleep, SWS)兩種。 它們兩個輪流上崗執行睡眠任務, 換個4、5次班, 天就亮了。

兩個睡眠衛士各有特徵。 一般認為, NREM是永遠的先鋒及勞動模範, 總是它迎接我們進入每一個新的睡眠週期, 總是它值時間最長的那班崗(一個完整的睡眠週期最少90分鐘, NREM持續時間將近80%)。 而眼球的快速運動和做夢則是REM的兩大特徵, 也是這兩個睡眠衛士名字的由來。

REM與NREM的輪流上崗制度也不是永遠都執行順利的。 有時, 會因為一些原因導致REM沒有上崗機會。 但一旦REM能上崗時, 它就要很盡責地把之前的任務補回來, 這時, 先迎接你進入睡眠的就可能是REM了, 而且它的上崗時間也會相應延長。 這就是為什麼, 馬上要入睡的狀態, 也會發生睡眠麻痹的原因了。

做夢與麻痹一對連體嬰

雖說只要進入睡眠, 人體的感覺功能會暫時減退, 肌肉也開始放鬆, 血壓下降、心率減慢、呼吸變慢、代謝率降低等一系列自主神經功能也發生改變。 但相對來說, NREM時, 人在睡眠中還是能變換下睡姿、踢個被、說兩句夢話什麼的。

可一旦進入REM, 感覺功能進一步減退, 更難喚醒不說, 骨骼肌(跟骨骼相連, 靠其收縮完成人體的一系列動作)的反射活動和肌緊張那是弱到不行, 肌肉幾乎就是完全鬆弛的。 於是, 一、二、三, 我們都變木頭人, 不能說話, 不能動。 但眼球的肌肉倒是好用, 快速轉動。 之所以在REM睡眠時, 骨骼肌近乎鬆弛, 使人體處於“癱瘓”狀態, 跟REM時做夢是密切相關的。 夢境, 總是千奇百怪的。 如果REM睡眠時人不處於麻痹狀態,

會在夢境的支配下, 做出大幅度的動作或暴力行為, 傷害到自己或者身邊的人。 所以, 要做夢就得先麻痹自己。

插一句, 別說自己從不做夢, 那只是因為幸運(抑或不幸)的你總是從NREM睡眠中醒來, 所以不知道自己這一晚上還是頗做了幾個夢的。 知道自己做夢的筒子們, 也不要以為自己一晚上只做了這一個夢, 你只是在做這個夢的時候醒了而已。

腦醒, 身未醒

現在清楚了吧, 所謂的“鬼壓床”只是在REM睡眠時, 由於現代醫學也搞 不清楚的原因, 大腦突然醒來了, 卻沒有提前發出神經衝動告訴骨骼肌們也別睡了, 準備起床。

當大腦發現這一錯誤時, 它會趕緊把本該在醒前發出的神經衝動補發出去, 可這就得耗上一點時間。

這些神經衝動都是些生物電信號, 如果你很著急, 它們可能還得在大腦內紊亂一陣兒再出發。 所以, 要淡定。

躺著睡容易“中槍”, 還是側著睡吧

雖然睡眠麻痹原因不明, 可醫學家們還是找到了些相關因素的。 其中一項就是:平躺著睡容易發生睡眠麻痹。 原因是, 平躺時, 可以讓肌肉麻痹得很徹底, 一旦這時醒來而大腦又沒做好提前通知工作, 睡眠麻痹沒商量。 可側著睡就不同了, 因為要維持側躺, 還是需要肌肉用點力的, 肌肉也就不會麻痹得那麼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