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氣溫驟降,心臟受傷

美國心臟病協會第67屆年度科學會議上宣佈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 氣溫驟降易導致心臟病發作風險顯著增加。

新研究中, 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員海德維格·安德森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對2010~2016年間全美45家醫院接診的3萬多名患者病歷資料展開了梳理分析。 所有病人都患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一種死亡率較高的心臟疾病), 並接受過打通動脈血栓阻塞手術。 研究人員將患者心臟病發作情況與醫院所在地區當時天氣資料進行了對比分析, 並根據每日最高與最低溫度之間的差異評估氣溫波動幅度。

結果發現, 如果日間氣溫降幅達到5攝氏度, 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就會增加約5%。 新研究還發現, 倒春寒對心臟的傷害更大。

安德森博士認為, 儘管人體各器官系統在應對氣溫波動方面有一定的本能, 但是快速、極端的氣溫下降會給它們增大壓力至難以負荷, 進而導致包括致命心臟病發作在內的多種健康問題。 他指出, 早期已有研究表明, 室外低溫(特別是嚴寒天氣)可能影響心率, 引發血液黏稠、血壓升高等問題。 如今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增加, 日氣溫波動幅度隨之增大, 這可能會影響到未來全球人口的心臟健康。 (方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