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為何多吃魚有助心血管健康

芬蘭研究人員在美國最新一期《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卷》雜誌上發表的研究表明, 多吃魚可提升大顆粒高密度脂蛋白水準, 大顆粒高密度脂蛋白能夠清除動脈壁上多餘的膽固醇, 從而降低人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以往研究普遍認為, 多吃魚對人體健康有益, 然而魚肉中的脂肪及其他營養成分作用於人體的機制尚未被完全揭示。 東芬蘭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131名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的飲食, 並在研究初期和3個月後對他們進行了血檢。 這些人要麼是肥胖, 要麼有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等問題。

結果顯示, 如果一個人每週至少吃3到4次魚, 其血液中的大顆粒高密度脂蛋白數量會明顯增加。 大顆粒高密度脂蛋白能夠清除動脈壁上多餘的膽固醇, 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 研究中人們吃的是三文魚、虹鱒魚和鯡魚等脂肪含量較高的魚類, 而且烹製過程中未添加動物油或奶油。

東芬蘭大學研究員瑪麗亞·蘭基寧告誡說:“人們不應欺騙自己, 認為只要血脂水準正常, 就不必考慮飲食。 事實比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植物脂肪和魚類在任何情況下都應是首選。 ”(徐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