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你知道夏季如何進補嗎?

冬令進補, 有一定道理。 但這並不是說其他季節一概不能進補, 相反, 只要是症狀需要, 夏令進補也是在所必行的, 但必須區別虛弱症狀選擇應用, 選用原則如下:

滋補:就是服用具有滋膩性質的補品、補藥來補益虛弱的方法。 常用的滋補食品有豬肉、牛肉、羊肉、母雞、鵝、鴨、鱉、海參等, 滋補藥物有熟地黃、阿膠、鱉甲、鹿角膠以及各種補膏, 如十全大補膏、洞天長春膏等。 由於這些補品、補藥都會增加消化道負擔, 有的還偏于溫性, 所以在夏季一般很少服用。 然而它們的補益作用較強, 對比較嚴重的體質虛弱者有很好的調治作用,

因此像患重症、手術後或婦女分娩後, 即使在夏天也照樣可以服用。 不過要注意:(1)適量服食, 不要過量;(2)胃口不好、舌苔厚膩, 或發熱、腹痛泄瀉時不宜服食。

清補:就是服用有補益、清熱功效的補品、補藥來補益虛弱的方法。 常用的清補食品有百合、綠豆、西瓜等;清補藥物有西洋參、沙參、麥冬、石斛(包括楓鬥)等。 但要注意:第一是身體陽虛, 有畏寒肢冷症狀的人必須少食或不食;第二是服食應該有所節制, 在春夏兩季過於用寒涼藥物, 會損傷人體的陽氣。

平補:就是服用性質平和的補品、補藥來補益虛弱的方法。 這一類補品、補藥為數較多, 如人參、黨參、太子參、黃芪、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紫河車、銀耳、豬肝等。

這些補品、補藥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 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若能在夏季正確服食, 同樣可取得良好效果, 只是在吸收蘊蓄方面略遜於冬令進補。

為了取得良好的進補效果, 進補者應該以虛弱的類型選用相適應的補品、補藥, 如氣虛的應補氣, 陰虛的要補陰, 心虛不寧的要補心, 脾虛食少的要補脾等等。 至於自己的體征需要何種補法, 應在中醫的指導下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