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小建中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小建中湯

【出 處】《傷寒論》

【分 類】溫裡劑-溫中祛寒

【組 成】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藥(18克) 生薑(9克) 大棗(6枚) 炙甘草(6克)。

【方 訣】小建中湯芍藥多, 桂薑甘草大棗和。 更加飴糖補中髒, 虛勞腹冷服之瘥。 更加黃芪名亦爾, 表虛身痛效無過。

【功 用】溫中補虛, 和裡緩急。

【主 治】中焦虛寒, 肝脾不和證。 腹中拘急疼痛, 喜溫喜按, 神疲乏力, 虛怯少氣;或心中悸動, 虛煩不甯, 面色無華;或伴四肢酸楚, 手足煩熱, 咽幹口燥。 舌淡苔白, 脈細弦。 (本方常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經衰弱、再生障礙性貧血、功能性發熱等屬中焦虛寒,

肝脾不和者。 )

【用 法】上六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渣, 內飴, 更上微火消解。 溫服一升, 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取汁, 兌入飴糖, 文火加熱溶化, 分兩次溫服)。

【禁 忌】嘔吐或中滿者不宜使用;陰虛火旺之胃院疼痛忌用。

【方 論】

本方為桂枝湯倍芍藥加膠飴組成。 方中重用飴糖溫中補虛, 和裡緩急;桂枝溫陽散寒;芍藥和營益陰;炙甘草調中益氣。 諸藥合用, 共奏溫養中氣, 平補陰陽, 調和營衛之功。

【方 解】

本方病證因中焦虛寒, 肝脾失和, 化源不足所致。 中焦虛寒, 肝木乘土, 故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中焦虛寒, 化源匱乏, 氣血俱虛, 故見心悸、面色無華、發熱、口燥咽乾等。 症雖不同, 病本則一, 總由中焦虛寒所致。 治當溫中補虛而兼養陰,

和裡緩急而能止痛。 方中重用甘溫質潤之飴糖為君, 溫補中焦, 緩急止痛。 臣以辛溫之桂枝溫陽氣, 祛寒邪;酸甘之白芍養營陰, 緩肝急, 止腹痛。 佐以生薑溫胃散寒, 大棗補脾益氣。 炙甘草益氣和中, 調和諸藥, 是為佐使之用。 其中飴糖配桂枝, 辛甘化陽, 溫中焦而補脾虛;芍藥配甘草, 酸甘化陰, 緩肝急而止腹痛。 六藥合用, 溫中補虛緩急之中, 蘊有柔肝理脾, 益陰和陽之意, 用之可使中氣強健, 陰陽氣血生化有源, 故以“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