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秋季吃太辣會降低免疫力

吃辣後在短時間內會大汗淋漓, 有很舒服的感覺, 因為辣味可刺激汗腺分泌, 加速新陳代謝和氣血運行, 對身體有一定好處。

但吃辣要適量, 辣吃多了也有副作用。 不僅會讓人便秘、上火, 還易患上感冒或其他疾病, 這往往是被大家忽視的。 其原因主要是吃辣所導致的免疫力降低。

辣椒在中醫裡被稱為“辛味食物”, 具有很大的“發散”作用, 過多食用, 容易“耗氣”, 因此, 辣的食物吃多了, 反而會覺得渾身無力、容易疲倦。 “氣虛的人不能多吃辣。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表示, 這類人多表現為體弱、乏力、易出虛汗。 由於辣椒具有的發散作用, 會使這類人大量出汗, 虛上加虛。 而平時屬於陰虛火旺者, 易出現口乾舌燥、咽喉腫痛、便秘等現象, 吃辣的食物雖一時痛快, 但過後會讓這些症狀加重幾倍。 一般說來, 辣味食物比較適合生長在四川等潮濕地區的人食用,

北方乾燥地區的人食用後, 上火、氣虛等症狀會更嚴重。 德國有一項最新研究顯示, 吃辣最好在中午, 此時腸胃的消化能力最強, 晚上吃辣則易導致胃潰瘍等疾病。

此外, 吃辣還要看季節。 “最適合吃辣的是冬天, 冬天寒冷而辣椒有助於升高體溫。 最不適合吃辣的季節, 並不是炎熱的夏季, 而是秋季。 ”楊力說。 中醫有五味入五臟的說法,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 而秋天正是容易“肺燥”的時候, 尤其不適合吃辣。

楊力提醒說 “人們對辣的接受度是不一樣的。 吃的辣菜能讓自己微微出汗就是最佳狀態。 微辣的菜, 每天可以有一道 而體質本身不適合吃辣的人最多一周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