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夏季胃腸疾病高發 養好脾胃遠離腸胃疾病

核心提示:伏天已到, 氣溫炎熱。 很多人三伏天仍然堅持喝藥酒以治療疾病或強體養生的習慣。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在冬天容易患感冒、喘咳及過敏性鼻炎, 體虛的人, 要在這炎熱的日子裡通過中醫調理的手段來進行治療。 那麼, 三伏天適合喝藥酒養生嗎­

中醫提醒 三伏天不宜喝藥酒養生

民間的傳統方法是將中藥在白酒裡浸泡一定的時間後, 使中藥的有效成分溢於酒中, 即成為藥酒。 然而, 每次飲進的中藥有效成分卻相當有限, 若飲用量過大, 則酒精的危害比藥效作用大。

酒精, 能抑制甲狀腺素的有效分泌, 從而使腸道對鈣、維生素D的吸收率明顯下降, 出現急躁、記憶力減退、心肌收縮無力等不良後果。 下面鳳凰中醫小編為您總結了三伏天不宜喝藥酒養生的3大原因, 供您參考。

1.夏天溫度比較熱, 而且濕度比較大。 易引起身體的肝脾的不適。 對於喝酒影響身體的氣血運行, 會造成發熱, 這樣會損傷身體的元氣。

2.老人三伏天喝藥酒不能太隨便, 特別是患有支氣管哮喘的老年人, 更不能飲用藥酒, 因為制酒時使用的漂白防腐劑亞硫酸類物質, 會引起哮喘發作而加重病情, 甚至危及生命。

3.不同的藥酒藥性不同, 三伏天隨便喝藥酒更是不應該的, 應該注意本身天氣比較燥熱, 再用外界的補養藥酒,

會增加身體的臟腑的負擔。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說過, 年老時體弱多病, 是因為少壯時太貪涼。 因此, 在夏天適當的吃點熱性食物對身體健康是有益的。 對於那些需要冬病夏治的患者來說, 適時多吃益氣補虛, 補血助陽的食物。 可以起到祛濕氣、避寒冷、暖胃生津, 保護胃腸

核心提示:炎熱的夏季, 是胃腸疾病的高發季節。 生活壓力大, 飲食不健康, 作息不規律, 各方面導致的抵抗力低下, 加劇“脾虛”症狀, 脾胃失調易得胃腸疾病。

盛夏季節, 熱浪撲面, 不離空調, 以致口乾舌燥, 好生上火, 於是涼茶, 苦瓜, 西瓜“狂轟亂炸”, 幾天之後, 上吐下瀉, 茶飯不思, 手腳冰冷, 疲倦乏力, 胃腸很“受傷”, “生病”很嚴重, 這是很多人在夏天的真實生活寫照。

脾胃乃“後天之本”, 為“氣血生化之源”, 是人體正氣的重要部分, 是養生的基礎和前提, 脾胃健康, 才能更好的濡養身體。 中醫講, 脾屬土, 喜燥惡濕, 長夏季節, 氣候多雨而潮濕, 濕濁寒涼之氣容易侵襲機體, 易損傷脾之陽氣, 寒濕困脾, 容易產生脘腹脹痛, 食少倦怠, 肢倦發力, 泄瀉, 水腫, 痰飲等症狀。 加上飲食寒涼無度, 缺乏必要的胃腸疾病養生知識, 以致夏季胃腸疾病高發。

脾胃易損百病叢生, 白領胃腸疾病更嚴重

現代都市人胃腸疾病高發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壓力大, 精神緊張, 飲食以及作息不規律, 特別是白領、教師、司機、股民等職業人群, 經常食無定時、煙酒過多、失眠熬夜, 更容易加劇“脾虛”, 導致脾胃失調, 胃腸疾病由此而生。

中醫理論認為“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憂思傷脾”, 而“脾胃易損, 百病叢生”。 專家提醒市民, 夏季, 要節飲食, 慎起居, 勞逸有度, 才能保護脾胃運化功能正常, 扶助正氣, 防止疾病發生, 既病之後, 應該調養脾胃, 防止疾病的轉變與加重。

胃腸易受寒濕之困夏季應進補

專家建議市民應該多多走出空調房, 參加戶外運動, 曬曬太陽, 這樣有助於維生素D的合成, 幫助鈣質的吸收。

同時要少食生、冷的食物, 少喝酒, 吃飯要有規律, 早餐按時吃, 不可過饑過飽, 加重脾胃負擔;順應四時, 夏季白天時間長夜晚時間短, 宜晚睡早起,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另外, 中醫講“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夏季過食寒涼食物, 易損傷陽氣, 不符合人體陰陽氣血生化理論和中醫養生理念,

相反, 夏季應該進補有道, 補充人體陽氣, 增強身體正氣, 才能抵禦外來疾病的侵擾。

夏季胃腸疾病高發, 做好預防是關鍵, 最後再次提醒, 夏天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 少吹空調, 保護腹部不要著涼;不吃生、冷、辛辣食品, 吃飯要定時定量, 少吃多餐;注意適當的戶外運動鍛煉, 對健康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