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誰來保證家庭用藥安全?

當您或家人患了感冒時, 您是不是馬上查看家庭藥箱中是否有感冒藥?小孩咳嗽時, 您是不是也從家庭藥箱中尋找對症藥品?的確, 現代人的家中幾乎都儲存著一些藥品, 患病時, 也經常在家中自行用藥。 那麼, 您知道怎樣才能保證家庭用藥安全嗎?您是否考慮過日常生活中需要儲備哪些種類的藥品, 以及這些藥品該如何選擇呢?

瞭解家人健康狀況, 確定家庭必備常用藥

家人雖有許多共同的生活習慣, 但體質卻各不相同, 特別是在用藥方面, 個體差異性比較大。 作為家裡的守護者, 要熟悉所有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以及過往病史,

確定家庭常備藥物種類和數量。

適於家庭儲存的藥品一般為非處方藥, 即“OTC”類藥物。 “OTC”類藥在包裝上有明顯標誌, 不需要醫生的處方便可在藥店直接買到, 如治療常見的感冒、身體疼痛、消化不良、咳嗽等病症都有相應的非處方藥。 您需要根據家人的健康狀況, 選擇治療家人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藥物。

以“上有老, 下有小”這種典型的中國家庭為例:老年人身體各部分機能已經處於衰退階段, 各種老年病逐漸出現, 應給他們準備一些治療慢性疼痛、心腦血管等疾病的藥物;中青年面臨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 需要備用一些治療肌肉關節痛、護肝養胃、祛火防寒的藥物;女性準備一些治療常見婦科病,

如痛經的藥品也可以做到有備無患;兒童對藥物的敏感性比成年人更強, 若魯莽用藥, 可能對他們的身體造成永久性傷害。 一般需要給孩子們備用治療腹瀉、咳嗽、退燒等藥物。

另外, 醫用酒精、雙氧水、創可貼、醫用紗布、膠布、體溫計和尖嘴鑷子也應是每個家庭藥箱必備的物品。

合理儲存藥品, 及時清理藥箱

藥物受空氣、陽光、濕度、溫度的影響較大, 容易變質失效。 在儲存上一般遵循的原則是, 存放於密封的瓶子或藥袋內, 放在乾燥、通風、陰暗處保存。 有小孩的家庭, 應注意把藥品存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 以免誤服。 總的來說, 家庭儲藥要做到以下6點:

1.不同種類的藥品切忌混合保存: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外用藥和內服藥、有特殊氣味或有毒的藥品均應分別存放;

2.藥品應密封存放:玻璃瓶包裝藥物要封好瓶口, 其它材料包裝的藥物要包紮嚴實;易揮發的藥品, 如碘酒、樟腦、酒精等更應密封保存, 避免強光和火。

3.特殊藥品冷藏保存:有些藥品, 如眼藥水、眼藥膏等在常溫下只能短暫保存, 故應存放在冰箱冷藏室, 否則容易變質失效;

4.中藥應放在乾燥通風處, 防止發黴、蟲蛀;

5.各種藥品均應保留標籤:儘量保持原標籤的完整。 脫落、模糊不清的標籤要重新補貼, 保留原有藥品的名稱、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項;

6.及時清理過期、變質藥品:藥品都有有效期, 過期、發黴變質藥品要及時清理出家庭藥箱。

建立家庭病例檔案, 確定家人用藥時間及劑量

俗話說“人無千日好, 花無百日紅”, 生病是人生所必須經歷的磨難。 建立家庭成員的病例檔案, 用資料夾分別將每位家庭成員的治病、用藥記錄保存下來, 對家庭用藥安全有很重要的意義。

首先, 家庭病例檔案會起到“久病成醫”的作用, 以後若患上相同的小病, 則可以根據病例自行用藥。 如需去醫院就診, 家庭病例也會幫助醫生更準確的診斷病情。 其次, 在病歷檔案上寫明服藥種類、服藥頻率、每次服藥時間、藥量、服藥週期, 及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可以幫助家人做到準確用藥。

一般, OTC類藥物藥品說明書已經寫明服藥時間, 處方類藥物也有醫生囑咐的服藥時間, 但許多人還是依照習慣服藥, 如三餐時服藥、或飯後服藥。

其實, 每一種藥物服用後在血液中都有一個有效濃度維持時間, 服藥間隔時間太長療效沒有保證;太過頻繁, 則可能導致藥物中毒。 此外, 服藥也有一定的療程限制, 不可隨意停藥, 也不可一用不止, 達到預期效果就應該停藥。

總之, 養成科學的家庭用藥習慣, 既能保證用藥安全, 更可以保證家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