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大喊大叫什麼原因
做夢是在人體進入深度睡眠後, 大腦皮層產生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 尤其是在白天過於勞累後, 夜晚有更大的幾率出現做夢的現象。 心理學方面認為, 做夢的內容常常與現實生活相聯繫, 是現實的縮影。 不少人多出現過在夢裡大喊大叫的狀況, 這是怎麼回事呢?當出現這種現象時, 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要警惕患上帕金森的可能性。
做夢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 在這個階段我們的身體相當於是癱瘓的, 肌肉很放鬆, 我們在夢境中活動時, 腿腳不會跟著動起來;但是有這種睡眠行為障礙的人, 他們夢境中生動並令人恐懼的畫面會讓他們真的動起來, 經歷劇烈的手腳運動, 有些人甚至會大喊大叫。 這種行為可能隔一段時間出現一次, 也可能一個晚上出現多次。 這種病症通常發生在中老年人中間, 隨著時間推移趨於惡化, 令患者個人及伴侶深受其害。
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已發現, 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先于帕金森病和癡呆症狀出現, 大多數患者會演變為帕金森病、路易體癡呆、多系統萎縮等, 但其中的機制尚不明確。
一、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的博士由神經炎症的角度更加深入地探討了這種相互作用。 帕金森病是由紋狀體黑質部分產生的多巴胺神經元死亡引起的, 隨著多巴胺水準緩慢降低, 出現了各種疾病特徵性的運動症狀, 比如肌肉僵硬、震顫、運動遲緩、語言改變。 在帕金森病患者腦內可以看到發炎症狀, 特別是小膠質細胞的啟動, 這是巨噬細胞的一種類型, 與中樞神經系統免疫反應密切相關, 因此這種炎症也是帕金森病治療的一個重要的研究途徑。
二、研究人員在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患者中同樣看到了這種炎症現象, 他們對20名患者進行PET掃描並與19名健康人進行對比, 包括紋狀體不同區域(黑質、尾狀體、殼核)的小膠質細胞活化情況, 也評估了多巴胺神經元功能。 如預期相同, 患者黑質中小膠質細胞活化提高,
三、此項研究結果證明了神經炎症是帕金森病和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的一個因素, 研究人員還要繼續跟蹤研究物件, 觀察是否會診斷帕金森病;目前研究只涉及較少的受試者, 需要進一步擴大研究數量。 如果結果可以得到複製, 可以為這種睡眠行為提供新的潛在治療途徑, 也有延緩帕金森病發病的作用, 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供新的途徑。
四、帕金森病作為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 出現行動遲緩、震顫麻痹等運動症狀, 意味著疾病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 帕金森病是逐漸發展的, 在患者意識到疾病並就診時, 往往已是帕金森病內在改變出現的第十個年頭, 這一段時間被稱為前驅期。 在前驅期, 帕金森病往往已經露出了許多徵象, 夜間做夢時喊叫就是一個重要的特徵, 此外嗅覺減退、便秘、體位性低血壓、抑鬱等等也是疾病的早期表現。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