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夏季對症下火五方法 心火要調好情緒

夏季天氣炎熱, 高溫天氣讓人難以承受, 很多人都會有口渴、口苦、目赤、頭暈的症狀, 有的人甚至咽喉灼痛、口舌生瘡。 這在中醫上來講, 就屬於“上火”了。 上火特別難受, 該如何下火呢?夏季下火要對症下藥, 不同上火類型治療的方法也不同,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夏季對症降火方法有哪些。

夏季炎熱, 許多人都會出現“上火”症狀。 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 內火旺盛, 即會上火。 因此所謂的“火”是形容身體內某些熱性的症狀, 而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證候, 具體症狀如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等。

“上火”在乾燥氣候及連綿濕熱天氣時更易發生。

一般認為“火”可以分為“實火”和“虛火”兩大類, 臨床常見的“上火”類型有“心火”和“肝火”。 解決方法是“去火”, 即中醫的清熱瀉火法, 可服用滋陰、清熱、解毒消腫藥物, 也可用中醫針灸、拔罐、推拿、按摩等療法。

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 少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品。

“上火”(熱證)的臨床表現有輕有重, 常見的重症如中暑, 多在處於溫度過高、缺水、悶熱的環境下時間過長所致, 可出現發熱, 甚至昏迷, 是一種典型的外感火熱證。 而通常所說的“上火”一般比較輕, 多屬於中醫熱證的輕症, 如不伴有全身熱性症狀的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等。 這種情況內生的火熱情況比外感火熱多。 如工作生活壓力大、經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 易從內生火。

實火臨床表現:面紅目赤、口唇乾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牙齦出血、鼻衄出血、耳鳴耳聾、癤瘡乍起、身熱煩躁、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紅苔黃、脈數。 虛火臨床表現:多因內傷勞損所致,

可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氣虛內熱)兩型。 陰虛火旺多表現為潮熱盜汗、形體消瘦、口燥咽幹、五心煩熱、躁動不安、舌紅無苔、脈細數。 氣虛火旺見症狀有全身低熱、午前為甚、畏寒怕風、喜熱怕冷、身倦無力、氣短懶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脈大無力、舌淡苔薄。

臨床常見的“上火”類型:

1、心火

分虛實兩種, 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不論虛實, 首先要做到情緒良好, 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和時令水果。

2、肺火

主要表現為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可以多吃甲魚、海帶、紫菜、海參、菠菜、豬血、豬肝、紅糖、烏雞、南瓜、蛤蜊、銀耳等滋陰清肺的食物。

3、胃火

分虛實兩種, 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硬、舌苔黃膩。 解決的根本就是少吃辛辣食物、肉類、少喝酒, 在此基礎上增加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 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 可以窄鮮蘿蔔汁、熬綠豆粥、適當吃西瓜。

4、肝火

常稱一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為“肝火大”。 其實, 一般俗稱“肝火大”的體質還有下列症狀: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幹、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有這些表現,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控制情緒, 保證睡眠, 不要過度勞累, 多吃下火的蔬菜。

5、腎火

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 多喝水, 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少抽煙喝酒。

夏季“滅火”, 重在預防。 “火氣”大的朋友, 不妨多從飲食上調整。 多飲水, 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少吃辛辣、油炸、油膩的食物;多喝綠豆湯、菊花茶, 適量吃些苦瓜、百合之類的苦味食物, 以清熱降火;多吃瓜果, 以輔助增加營養;保持心情舒暢, 情緒樂觀, 也不失為改善情緒, 去“心火”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