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大養脾丸的功效與作用

大養脾丸,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種藥用價值很豐富的中藥方劑吧。 那麼, 你對大養脾丸有多少瞭解呢?你知道大養脾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它又有哪些營養價值呢?如果不是太瞭解的話, 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 丁香皮1兩, 良薑1兩, 藿香葉1兩半, 甘草1兩半。

【制法】 上藥並生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健脾。 主

【用法用量】 隨意服之。

【摘錄】 《百一》卷二引張防禦方

【別名】 參苓壯脾丸

【處方】 人參(去蘆)半兩, 川薑(炮)半兩, 桂(去粗皮)半兩, 幹山藥半兩, 白術1兩, 白茯苓1兩, 縮砂仁1兩, 胡椒1兩, 白扁豆(炒)1兩, 神曲(炒)1兩,

麥糵(炒)1兩。

【制法】 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每兩隻作10丸。

【功能主治】 健脾胃。 育神養氣, 和補脾胃, 進美飲食。 主脾胃虛弱, 胸膈痞悶, 脅肋脹滿, 心腹刺痛, 反胃吐食, 口苦吞酸, 胸滿短氣, 肢體怠惰, 面色萎黃;及中焦痞, 不任攻擊, 臟腑虛寒, 不受峻補;或因病氣衰, 氣不復常, 稟受怯弱, 不能飲食;及久病泄痢, 腸胃虛滑。

【用法用量】 參苓壯脾丸[《局方》卷三(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摘錄】 《百一》卷二引趙學諭方

【處方】 人參(去蘆頭)1兩, 白術1兩, 附子(炮, 去皮臍)1兩, 蓽茇1兩, 紅豆1兩, 胡椒1兩, 訶子(煨, 去核)1兩, 縮砂仁1兩, 白豆蔻仁1兩, 肉豆蔻(面裹煨熟)1兩, 白茯苓(去皮)半兩, 丁香半兩, 乾薑(炮)2兩, 肉桂(去粗皮)2兩, 厚朴(去皮, 薑制)1兩半, 甘草(炙)1兩半。

【制法】 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每兩作10丸。

【功能主治】 脾胃久虛,

不進飲食, 胸膈痞悶, 腹脅膨脹, 嘔吐不止, 倦怠嗜臥;及大病之後氣血虛羸, 胃弱少食。

【用法用量】 每服1丸, 空心食前白湯化下;或水煎5-7沸亦得。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六

【處方】 縮砂仁半兩, 麥芽半兩, 人參半兩, 神曲3錢, 木香3錢, 肉豆蔻(棗肉包煨)3錢, 沉香2錢, 扁豆2錢, 青皮2錢, 白豆蔻仁2錢, 石蓮肉2錢, 陳皮2錢, 紅豆2錢, 草果子2錢, 丁香2錢, 厚樸(制)2錢。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補氣血虛。 主虛損。

【用法用量】 空心粟米湯嚼下, 1日3次。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八引張必勝方

【別名】 養脾丸

【處方】 白術3兩, 蓽茇3兩, 紅豆(去皮)3兩, 胡椒3兩, 桂(去粗皮)3兩, 白茯苓(去黑皮)3兩, 附子(炮裂, 去皮臍)3兩, 陳橘皮(湯浸, 去白, 焙)3兩, 訶黎勒(炮, 去核)3兩, 厚樸(去粗皮, 生薑汁炙透)2兩, 乾薑(炮)2兩,

陳曲(炒)2兩, 大麥糵(炒)2兩。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彈丸大。

【功能主治】 養脾, 健胃, 和中, 散風冷宿寒。 主脾虛飲食減少, 肌肉羸瘦。 腹心肋脅痞塞刺痛, 嘔逆噁心, 吞酸食氣, 腹鳴洞泄瀉, 下痢頻滑, 後重裡急;久新病後肌羸氣劣, 困怠無力, 全不入食。 。

【用法用量】 養脾丸(《雞峰》卷十二)。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關於大養脾丸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 大家已經瞭解了。 雖然說這類藥物對於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 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大家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