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季鍛煉的禁忌事項有哪些?

冬季是大眾健身鍛煉的好時機, “冬練三九”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冬季鍛煉身體對於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有很大作用, 特別是這個季節堅持體育鍛煉還可鍛煉自身頑強的意志力。

一、強風

人體在同樣的溫度下, 如果有風會感覺更冷。 風吹在皮膚上相當於環境溫度降低8℃。 嚴寒讓皮膚乾裂, 脂化層蛻變, 膝部寒冷, 指、趾僵痛。 膝部皮溫下降的速度是胸部的20多倍。 人在嚴寒酷冷之中, 基礎代謝率會增加10%-20%。 加大運動量, 其產熱也主要用於禦寒, 難於達到健身效果。 因此在嚴寒刺骨的強風中鍛煉, 有悖健身原則。

二、大霧

冬天陽氣閉藏, 霧氣較多。 由於大氣污染嚴重, 現在的霧早已不如過去清潔。 空氣中懸浮的煙、塵埃等微粒往往混雜其間, 成為凝核, 俗稱霾。 霧霾對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 會誘發鼻炎、支氣管炎、哮喘等發作。 嚴重時, 對呼吸道黏膜會產生損傷, 降低屏障和防禦作用, 使一些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侵入, 導致肺部疾患。 所以在大霧天氣裡, 在家休息, 或做些室內運動就可以了。

三、感冒

冬天氣候多變, 感冒多發。 患感冒, 疲乏無力, 如發燒則更加重體能損耗。 此時運動代謝增強, 無助於感冒痊癒。 此外, 人患感冒時免疫系統處於應激狀態, 運動會加重免疫系統的疲憊, 降低機體抵抗力。 一些本來可以由免疫系統消滅的病原菌,

反而會生長, 引發肺炎、心肌炎、菌血症等嚴重疾病。

四、熱飲

運動後別吃過熱的飲食。 寒冬時節, 人在運動時四肢軀體的皮膚以及心、肺, 甚至消化道黏膜及周圍組織, 都處在冷適應狀態。 運動後如果馬上吃較熱的食物, 消化道黏膜會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 招致微血管破裂、出血。 中老年人的組織、臟器適應功能減退, 應變能力差, 血管脆性增加, 黏膜損傷、出血的可能性會更大。

五、耐力項目最適宜

冬季鍛煉身體, 體育界宣導進行耐力性項目, 也就是有氧運動, 以鍛煉心肺功能, 提高自身體質。 項目包括長跑、健步走、拳類、操類、滑冰等等。 大家熟悉的足球、籃球、網球等球類項目屬於對抗性運動, 容易發生身體接觸, 在冬季比較容易受傷。

六、場地選擇很重要

冬季應儘量進行戶外活動, 因為在寒冷的冬天, 人們活動多在屋子裡, 外出也常常坐車, 接觸陽光、新鮮空氣比較少。 室內活動場地可如常選擇。 進行室外活動時, 要注意活動場地的地面, 儘量少在柏油路、石頭地等硬路面進行鍛煉。 因為冬季天氣寒冷, 此類地面要比夏天更加堅硬, 對腳、腿、骨骼、關節衝擊力加大, 容易受傷。 所以, 應儘量多在土地上進行鍛煉。

七、陽光天氣利健康

在冬天, 早上天亮得晚, 晚上天黑得早, 專家提示, 應該儘量在日出後, 日落之前進行鍛煉。 目前,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 認為晨練起得越早越好, 實際上, 在日出前, 一夜沉積在空氣中的雜質、細菌都在空中漂浮, 日出後才會好一些。

在霧天, 空氣流通性差, 雜質及細菌也漂浮在空氣中, 這個時候鍛煉容易將這些雜質及細菌吸入人體, 所以, 應該儘量避免在霧天進行鍛煉。

八、準備活動要充足

無論室內運動還是戶外運動, 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因為, 冬季裡場地、器械等密度加大, 對人體的衝擊力也加大。 而且, 冬季人體的肌肉、關節組織活動性降低, 具有一定惰性, 因此鍛煉時更要做好充分準備活動, 循序漸進。

九、增減衣服要漸進

很多鍛煉者有一個誤區, 習慣於在鍛煉之前換上輕便的衣服, 但是, 體育界宣導增減衣服應該在運動中增減, 而不是運動前後一下子增減。 正確做法應該是在進行鍛煉的過程中, 隨著感覺邊練邊脫。

十、冬泳滑冰重安全

冬泳和滑冰屬於冬季特色鍛煉項目, 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 進行這兩項運動, 除了常規注意事項之外, 還應特別注意安全問題。

對於冬泳愛好者, 一定要有一定基礎, 循序漸進, 應該從進入秋天起堅持每天下水, 持續進行鍛煉。 另外, 要選擇熟悉水岸情況的地點冬泳, 如果不熟悉水中及岸邊的情況, 就不要輕易下水, 以免發生意外。 在下水時要注意水中的浮冰, 以免被紮傷。 另外, 要結伴而行, 以便互相照顧。

對於滑冰愛好者, 由於天津符合規定的真正天然冰場很少, 體育界不提倡到無安全保護設施的自然湖泊滑冰。 在滑冰時應注意結伴出行, 未成年人必須要有成人陪伴。 此外, 滑冰要掌握季節, 在剛上凍或快開化的時候,

要注意冰面硬度, 以免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