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魚鱗甲有什麼功效與作用

魚鱗甲的功效與作用

藥材名【拼音名】Yú Lín Jiǎ

【別名】土毛地黃、拉狸甲、攔狸蓮、龍鱗草、台地黃

【來源】

藥材基源:為苦苣苔科植物台閩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itanotrichum oldhamii (Hemsl.) Solereder [Rehmania oldhami Hemsl.]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 鮮用或切碎曬乾。

【原形態】台閩苣苔 多年生草本, 高約20-45cm。 上部和花序多少密被短毛並帶紫色。 葉對生、近對生或互生;上部的有短柄或近無柄, 下部有長柄達4cm;葉片稍不對稱, 橢圓形, 狹倒卵形或長圓形, 長4.5-24cm, 寬2.8-10cm, 先端漸尖, 基部楔形, 邊有牙齒或小牙齒, 上面深綠色, 下面淡綠色, 兩面均被短柔毛。 總狀花序頂生, 每一花梗均生一苞片內;苞片狹卵形,

長0.8-1.8cm;小苞片鑽形, 長約3mm, 寬約3mm;花梗長達1.2cm, 花向一側;花萼鐘形, 長約1cm, 密被柔毛, 5裂近基部, 裂片被針形;花冠黃色, 長3-3.5cm, 疏被短毛, 裂片5, 近相等, 裂片具暗紫色斑;能育雄蕊4, 退化雄蕊1;花盤環狀;子房卵球形, 被柔毛, 1室, 花柱無毛, 柱頭2裂。 兩果褐色, 卵形, 長約8mm。 種子褐色, 無毛。 花期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陡岩陰處或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福建、臺灣。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熱鮮毒。 主小便淋瀝澀痛;癰腫瘡癤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外用:鮮葉適量, 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鑒定術語

魚鱗甲 指黃連根莖呈連珠狀, 外被殘留的鱗葉短而密。 狀如魚鱗而稱魚鱗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