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每週應堅持幾天體育鍛煉最好

我們每週堅持幾天的運動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呢­是為期幾天的鍛煉還是需要天天鍛煉呢­下面我們來瞭解一下。

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來看, 運動的頻度(即每週鍛煉的次數)與鍛煉的效果有著直接的關係。 一次適量的運動後, 對肌肉(如肌糖元的儲備)和全身各器官系統的健身效果, 可以保持一定的時間(從幾個小時到幾天)。 例如, 運動後, 肌糖元的濃度逐漸增高, 在第24小時達到最高點, 以後又逐漸減少。 所以, 最合適的運動頻度應該這樣掌握, 即在前一次鍛煉的效果尚未消失之前, 進行第二次運動,

這樣, 每次鍛煉的健身效果逐漸積累, 就能夠達到提高體能、增進健康的目的。 否則, 每次運動之間的間隔時間過長, 破壞了運動訓練的連續性, 就難以取得應有的健身效果, 還容易在每次運動後產生肌肉酸痛、疲勞及某些運動創傷。

初參加體育運動的人, 開始鍛煉時, 運動頻度要少些, 以每週3次、每次15~30分鐘較適宜。 以後, 隨著運動進程的發展和體質的增強, 每週可運動3~5次, 每次30~50分鐘。

進行有一定運動強度、運動量及運動持續時間(30分鐘以上)的體育鍛煉時, 每週進行3~4次, 隔日1次即可。 有研究表明, 採用間歇訓練法進行身體鍛煉, 6~7周之後, 最大吸氧量可明顯提高。

體質稍差、年齡偏大或初次參加體育鍛煉的人, 可以進行慢跑或跑走交替的運動方式,

每次15~30分鐘, 頻度為每週2~3次。 經過幾周或幾個月後, 根據體質情況再增加運動頻度。 增加頻度時, 一定要結合本人的實際情況, 如年齡、身體情況、進行運動的時間及運動後的反應(如心率、呼吸次數和肌肉是否酸痛)等綜合考慮。 年齡較大、身體較胖、體質較弱的人易產生呼吸、迴圈、消化等系統的反應及肌肉酸痛等, 在增加運動頻度時應特別慎重。

如果您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體內多餘的脂肪、減輕體重, 那麼, 每週運動5次比運動3次的效果要好一些, 但運動強度不可過大, 運動方式不要過於劇烈。 您可以通過增加運動頻度和延長運動時間來增加身體的熱能消耗, 從而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