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吃橘子皮的好處

橘皮的營養價值

橘皮所含營養豐富, 尤其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C、維生素P和揮發油, 揮發油中主要含檸檬烯等物質。

橘皮中含有的維生素C遠高於果肉, 維生素C為抗壞血酸, 在體內起著抗氧化的作用, 能降低膽固醇, 預防血管破裂或滲血維生素C、維生素P配合, 可以增強對壞血病的治療效果經常飲用橘皮茶, 對患有動脈硬化或維生素C缺乏症者有益。

橘皮的食用方法

橘皮茶將橘皮洗淨, 切成細條, 曬乾後保存起來。 飲用時用開水沖泡, 味道清香可口, 開胃通氣。 鮮橘皮亦可用開水沖泡飲用。

橘皮粥煮粥時,

可放橘皮數塊, 這樣煮好的粥, 芳香可口, 增加食欲。

橘皮醬將橘皮洗淨切碎, 按11加入白糖, 放入鍋內煮爛, 再用筷子攪拌成糊狀, 如有條件再加入少量果膠或瓊脂, 冷卻後即為橘皮醬。 可以佐食麵包、饅頭等。

橘皮酒將橘皮洗淨, 切成小塊, 浸入白酒中, 4周後把橘皮撈出, 再按15%~20%調入冰糖或白糖, 就可以製成橘子酒。 每天飲30~50毫升, 有清肺化痰的功效。

橘皮的藥用功效

橘皮如藥, 以陳者為佳, 故又名陳皮。 祖國醫學認為, 陳皮性味辛、苦、溫, 具有理氣健胃、燥濕化痰之功。 明代醫藥大師李時珍指出“橘皮苦能瀉燥, 辛能散, 溫能和。 其治百病, 總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 ”古代名醫李東垣曾說“夫人以脾胃為主, 而治病以調氣為先, 如欲調氣健脾者, 橘皮之功居首焉。

”因此, 陳皮在中醫臨床調理脾胃或在配製中成藥中被廣泛應用。

橘皮中所含揮發油的藥用功能能增強心臟的收縮力, 但大劑量則有抑制作用能擴張冠狀動脈, 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 具有維生素P的作用能擴張支氣管, 具有平喘作用有刺激性, 能促使消化液分泌與排除腸內積氣。

橘紅其性較燥烈, 具有祛痰化濕之功。 橘紅的採集方法,取鮮橘皮, 用刀削下外層紅色部分, 曬乾即可。

橘絡為橘瓤上的筋膜。 內含一種名為蘆丁的維生素, 能使人的血管保持正常的彈性與密度減少血管壁脆性和滲透性, 防止毛細血管滲血預防高血壓患者發生腦出血、糖尿病病人發生視網膜出血凡平時有出血傾向的人,

尤其是有動脈血管硬化的中老年人, 食用橘絡更有裨益。 據此, 請君吃橘子時, 儘量不要撕掉橘絡, 而是將其與橘瓤一同吃下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