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從頭到腳-詳解易筋經

文章導讀

曲黎敏,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深諳中醫養生智慧, 《從頭到腳說健康2》, 深入淺出談舉手投足養生保健。

頭頸部篇

抬頭挺胸, 頸椎病會怕了你

圖1 易筋經“掉尾勢”

圖2 旋轉手臂往後瞧

曲黎敏說, 好醫生會同時給病人開三個方子:一個醫療方, 一個食療方, 一個運動方。 曲黎敏十分推崇傳統運動方法, 建議現代人多練易筋經裡的“掉尾勢”防治頸椎病, 多做八段錦裡“五勞七傷往後瞧”祛除機體和心理的勞損。

頭 部

頭是人體陽氣最足的地方, 冬天只有頭最不怕冷。 而腦又為髓之海、精之府。 所以要非常注意頭部保養。

抬頭挺胸調暢氣血

挺胸抬頭, 可抻拉任脈, 調暢氣血。 我們沒事時要經常做, 頭部的上揚、內收還能充分活動頸部, 長期鍛煉, 能防治頸椎病。 另外, 易筋經的“掉尾勢”, 也有抬頭這個動作。

具體做法:首先, 兩手交叉相握, 掌心向內;然後, 翻掌前伸, 掌心向外。 身體前屈、塌腰、抬頭, 兩手交叉, 緩緩下按。 接著, 頭扭向左後方, 看自己的尾閭(俗稱尾巴骨)(如圖1);同時, 臀部向左邊轉;動作稍停後, 頭和臀再還原到正中, 抬頭看前方。 相反方向再做一遍。

效果:從調養、治病功效上來說, 女性常練“掉尾勢”, 可以養護子宮,

但切記不要在經期和懷孕時練習;男性多做“掉尾勢”, 可壯腎固陽。 堅持每天練易筋經“掉尾勢”, 可以有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旋轉手臂往後瞧祛除五勞七傷

中醫講, 人之所以得病有很多原因,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五勞”與“七傷”。

五勞分別是“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和“久行傷筋”。

七傷指的是自然、寒暑以及我們不正確的生活方式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具體是:1.太飽傷脾, 老人最好吃七八分飽。 2.大怒氣逆傷肝(對於男性來說, 大怒傷肝, 容易出現性功能障礙;對於女性來說, 乳腺病、子宮肌瘤等病症, 多與生氣、鬱悶有關)。 3.久坐濕地傷腎(人久坐不動也傷腎)。 4.過量食用冷飲傷肺(現在的小孩兒犯咽炎、扁桃體炎的很多, 這多與過食冷飲有關)。

5.憂愁思慮傷心。 6.風雨寒暑傷形(我們現在出門就坐車, 很少被風吹、挨日曬, 這讓我們避免了風雨的侵襲, 但同時也讓我們遠離了太陽, 遠離了自然, 對筋骨和肌膚不利)。 7.恐懼不節傷志。

八段錦中的“五勞七傷往後瞧”就是一個應對“五勞”與“七傷”的保健動作。

具體做法:首先, 兩腳開立, 微微屈膝, 與肩同寬, 兩掌按於胯旁, 掌與胯大概有一拳的距離。 身體保持中正, 頭視前方, 下顎微收, 兩手放在胯兩側。 然後, 緩緩起身, 腿站直, 兩手下垂, 兩臂外旋, 大概旋轉45度;同時, 頭向左後方旋轉, 轉到不能轉, 這樣就壓緊了肩頸部的大椎穴(如圖2)。

做這個動作時, 要稍微停頓一下, 閉一閉氣;這時重心在腳前掌, 虛腳後跟。 再放鬆, 身體重心緩緩下降,

微微屈膝;頭轉正向前, 目視前方;同時, 兩掌再內旋回來, 按於胯旁。 同樣的動作, 在右邊再做一次。 這個動作, 一左一右為一遍, 一共要做三遍。

效果:舒緩機體、調節情志。

#p#分頁標題#e#

頸 部

烏龜的脖子經常是一伸一縮、上下左右地轉動, 人也經常這樣做就能鍛煉頸椎, 就能養生。

揉搓脖子防高血壓

上下左右活動頸部, 是鍛煉頸椎的有效方法。

具體做法:在鍛煉頸椎之前, 先把肩部鬆開, 身體站直或坐端正, 先將兩手輕搭肩上, 然後兩肘尖努力相靠, 再使勁打開, 然後再輪轉兩臂數次。 肩部鬆開後, 開始抻拉頸椎。 頭先向左肩靠, 再向右肩靠, 接著再向前和向後。 扭動時, 儘量抻拉頸椎上的筋, 低頭時儘量低, 抬頭時儘量高。 反復做七次,

動作要緩慢, 切不可用力過猛。 年紀大的人抻拉頸椎有困難, 輕輕活動。

效果:每天抽出十分鐘做一下這個動作, 不僅可緩解頸肩不適, 還能防治頸椎病。 此外, 搓、捏、掐、揉、按脖子兩邊的大筋, 可緩解頭痛, 預防高血壓。

耳 部

耳聾、耳鳴是現在的常見病症, 預防首先要心情開朗、避開風寒, 還要加強鍛煉。

彈撥後腦勺預防耳疾

鳴天鼓 我們的後腦勺就叫做天鼓。 具體做法:先用我們的手掌心貼住耳孔, 把整個手搭在後腦勺上, 將食指放在中指上, 然後往下一彈, 產生一個彈擊的力量, 就這樣使勁壓住聽聞穴, 然後彈撥後腦勺, 彈幾次再壓緊, 然後突然放鬆, 耳朵就會有一種特別清爽的感覺。

按摩聽聞穴 首先, 掌心向後, 然後用中指插進耳朵孔裡, 塞進去以後,手指在裡面轉180度,讓掌心向前,然後讓手指輕輕地在裡邊蠕動,按摩上二三十秒後,突然將手指向前外方猛地拔出來,最好能聽見響。這是按摩聽聞穴的一個完整方法。

得閒大喊6個字:呬呵呼噓吹嘻

健身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其中有些保健的小動作我們每天都在用。

叩齒搓臉美容養顏

自古,中國就有一個很有名但十分簡單易學的保健方法——晨起叩齒搓臉。

具體做法是:清晨醒來,眼睛先不睜開,上下牙齒互相叩擊36次。叩齒之後,將滿口的唾液分幾口徐徐咽下。然後開始搓手,等手搓熱了,以手搓面,再用手幹梳頭,最後再熨目,用手掌反復摩熨雙眼。

另外,保護眼睛還有一個熨眼法:先將雙手搓熱,然後閉眼,空掌捂在眼睛上,多停留一會兒即可。每天一次,一次21遍,可以明目去風,去目障。如果我們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可採用熨眼法,這對眼睛的休整很有好處。

發聲吐氣也養生

我們平常無意中發出的“噓”、“呵”、“呼”等聲音,在傳統健身術中被編成了系統的養生術六字訣,六字與臟腑的自然對應和歸屬關係(肺一呬,心一呵,脾一呼,肝一噓,腎一吹,三焦一嘻)。傳唐代名醫孫思邈,配合四季編寫了衛生歌。歌雲:春噓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腎寧。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熱難停。

平常生活中我們要是受氣了,不妨張口多喊“噓”、“呼”宣出肝鬱之氣。

伸懶腰、打哈欠舒胃氣

我們經常會打哈欠、伸懶腰。中醫認為打哈欠是陰陽氣相牽引所致。人的胃氣不舒就會打哈欠。人體通過打哈欠使胃氣舒展,有利於養生。而伸懶腰這個動作從醫理上來說,兩臂上舉,掌根外撐時,人體的五臟六腑即三焦氣機就得到了舒張,從而緩解了胃氣,這是非常神奇的。

打噴嚏驅寒氣

打噴嚏是調腎氣上來想把寒邪攻出去,所以打噴嚏是件好事,是腎在使勁幹活的現象。所以如果感冒初期就出現打噴嚏的症狀,說明身體尚可,但是老打噴嚏也會消耗腎氣,所以要用藥物幫助腎氣去攻除寒邪。

塞進去以後,手指在裡面轉180度,讓掌心向前,然後讓手指輕輕地在裡邊蠕動,按摩上二三十秒後,突然將手指向前外方猛地拔出來,最好能聽見響。這是按摩聽聞穴的一個完整方法。

得閒大喊6個字:呬呵呼噓吹嘻

健身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其中有些保健的小動作我們每天都在用。

叩齒搓臉美容養顏

自古,中國就有一個很有名但十分簡單易學的保健方法——晨起叩齒搓臉。

具體做法是:清晨醒來,眼睛先不睜開,上下牙齒互相叩擊36次。叩齒之後,將滿口的唾液分幾口徐徐咽下。然後開始搓手,等手搓熱了,以手搓面,再用手幹梳頭,最後再熨目,用手掌反復摩熨雙眼。

另外,保護眼睛還有一個熨眼法:先將雙手搓熱,然後閉眼,空掌捂在眼睛上,多停留一會兒即可。每天一次,一次21遍,可以明目去風,去目障。如果我們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可採用熨眼法,這對眼睛的休整很有好處。

發聲吐氣也養生

我們平常無意中發出的“噓”、“呵”、“呼”等聲音,在傳統健身術中被編成了系統的養生術六字訣,六字與臟腑的自然對應和歸屬關係(肺一呬,心一呵,脾一呼,肝一噓,腎一吹,三焦一嘻)。傳唐代名醫孫思邈,配合四季編寫了衛生歌。歌雲:春噓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腎寧。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熱難停。

平常生活中我們要是受氣了,不妨張口多喊“噓”、“呼”宣出肝鬱之氣。

伸懶腰、打哈欠舒胃氣

我們經常會打哈欠、伸懶腰。中醫認為打哈欠是陰陽氣相牽引所致。人的胃氣不舒就會打哈欠。人體通過打哈欠使胃氣舒展,有利於養生。而伸懶腰這個動作從醫理上來說,兩臂上舉,掌根外撐時,人體的五臟六腑即三焦氣機就得到了舒張,從而緩解了胃氣,這是非常神奇的。

打噴嚏驅寒氣

打噴嚏是調腎氣上來想把寒邪攻出去,所以打噴嚏是件好事,是腎在使勁幹活的現象。所以如果感冒初期就出現打噴嚏的症狀,說明身體尚可,但是老打噴嚏也會消耗腎氣,所以要用藥物幫助腎氣去攻除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