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

科學保健 老人練太極的好處

科學保健 老人練太極的好處

姿勢中正保持平衡

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澄甫要求習拳者“身軀宜中正而不倚, 脊樑與尾閭宜垂直而不偏。 ”古書有傳, 拳術精湛者頭頂碗水、書本而不震盪濺出和翻落。 說明姿勢中正的習拳者能始終保身軀平衡, 久而久之, 任憑風吹雨打, 也不前俯後仰、東搖西擺。

動作緩慢謹慎小心

楊澄甫又說:“太極拳以靜禦動, 雖動猶靜, 故架子愈慢愈好。 ”說的是太極拳緩慢的特點, 也道出了防跌的功能。 太極拳動作如抽絲, 行步如貓行, 小心翼翼, 步步為營, 久而久之, 習拳者自會養成謹慎小心的良好習慣,

如遇危急也不慌張、急躁。 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習慣, 行路處事也就輕盈自如, 不易跌倒。

虛實相間和諧平衡

楊澄甫特別強調“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 ”正如人的走路, 左腳實則右腳虛, 右腳實則左腳虛。 一前一後、一虛一實, 邁步前進。 習拳者久經鍛煉, 更能應付緊急。 如:前腳踩于香蕉皮, 必然打滑虛空, 後腳坐實, 就如樹根緊紮大地不為所倒。 再有, 久練太極拳者拳架特低, 根據物理重心低則穩, 就更不易摔跌了。

有一資料說:美國老年協會曾作對比試驗。 一組老年人練健身房器材, 另一組則練太極拳, 結果後者平衡功能好, 腦子好, 走路穩健, 摔跤骨折比前者減少50%。 最後, 美國人得出一個結論, 說非常佩服中國東方人的智慧,

不花一分錢的太極拳比現代化器械的鍛煉要好得多。

老年人練太極需注意的問題

太極拳是一種柔性武術,在鍛煉時通過各種柔和動作,以一定的呼吸運動能促進心、肺、腸、胃等內臟的機能活動。 同時, 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用意識加以引導, 起到調節中樞神經的功能, 既有一般拳術活動肌肉筋骨的好處, 又有調息養神的功效, 所以特別受到老年人的喜愛。 但在練時, 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練拳前要做好必要的準備活動。

一般來說, 練拳以清晨為宜。 最好能排空大小便, 喝一點豆漿、麥乳精之類的飲料, 或吃幾片餅乾, 但千萬不要吃飽。 接著可結合散步做一些隨意的準備活動, 然後靜立片刻,

調勻呼吸, 排除雜念, 準備操拳。

二、練拳時要用意而不用力。

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由意識來支配的, 從而達到精神和肌肉兩方面的鍛煉。 老年人在操拳時, 最好能選擇一個請靜避風的環境, 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要邊練拳邊與人交談, 以致失去鍛煉的功效。 同時, 要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和健康狀況, 選擇一定的駕勢, 做到量力而行。 如年高體弱的, 可採取姿勢較高的小架子, 尤其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者, 在做“分腿”、“踢腿”、“下勢”等動作時, 千萬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 只要意識上想到了, 同樣可以得到鍛煉效果。

三、練拳時盡可能做到柔、緩、松、輕相結合。

由於老年人受到體力上的限制, 練拳的大致應儘量柔和、放鬆、自然、緩慢,

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 即使初學者, 也要做到這一點, 尤其身體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 更要掌握好這個要領(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則暫時不宜練拳)。

四、練拳時應掌握深勻細長的呼吸。

勻細深長的呼吸, 不但可以提高“吐故納新”的效果, 同時也能改進血液迴圈和內臟活動機能 。 由於這是一種與動作相結合的腹式運動, 初學者可能感到有困難, 應在鍛煉中慢慢適應, 不要急於求成, 千萬不要故意用力呼吸來達到所謂的“氣沉丹田”, 以免出現頭暈目眩, 心跳氣促等現象, 影響自然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