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中醫10個小偏方治療秋季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症在中老年人中較常見, 特別是到了秋冬季節, 發病人數更多。 其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人皮膚油脂和汗液分泌減少,

使皮膚乾燥, 加上秋冬季節空氣乾燥、寒冷等因素, 皮膚受到刺激後, 容易引發瘙癢。 若處理不當, 會引起情緒不穩定、睡眠不好等症狀, 以至於寢食難安, 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治療皮膚瘙癢小偏方

1、老生薑治皮膚瘙癢

新鮮老生薑1塊搗爛如泥, 以紗布包裹, 塗擦患處。 每次10—20分鐘, 每日l—2次, 療效顯著。 此方既能止癢, 又能滋潤皮膚。

2、大棗雪梨膏治皮膚瘙癢

大棗(或金絲棗)10枚, 雪梨膏20毫升。 將棗先泡半小時, 入砂鍋內加水煮至棗爛後加入雪梨膏後服用。 此方可潤肺護膚, 健脾益氣。 適用於冬季皮膚乾燥脫屑, 老年皮膚瘙癢。

3、豬蹄骨湯治瘙癢

取2—3個豬蹄的骨頭, 加水煮沸後再熬5分鐘。 每天臨睡前用衛生棉或潔淨的白布條蘸豬蹄骨湯在皮膚瘙癢處搽洗一遍,

可治老年人頑固性皮膚瘙癢。 一般連續搽洗4次, 症狀會基本消失。 重者可多搽幾次。

4、銀黃燒酒治老年人皮膚瘙癢

銀黃(中藥店有售)與60度高粱酒調和(銀黃:白酒比例1:4)拌好, 晚上睡覺時用棉球蘸調好的藥漿塗抹在瘙癢處, 當夜即可見效, 每夜一次, 3—5次可痊癒。 適用於老年人皮膚瘙癢。

5、中藥煎劑治冬令皮膚瘙癢

蒼耳子、艾葉各30克, 苦參、地膚子、白蘚皮、露蜂房、土槿皮、蘇葉、川椒各20克, 每天1劑, 加適量水煎煮後, 濾取藥液, 趁熱洗浴, 早晚各一次, 每次搓擦15—20分鐘, 連用7天為1個療程。 適用於皮膚瘙癢症。

6、鹽水或醋治瘙癢

每晚睡前, 用面盆盛半盆清水, 放適量食鹽或米醋, 加熱至鹽溶解, 用毛巾蘸水搽洗患處, 一般3—5次可見效。 如有反復, 可繼續搽洗。 適用於中老年人皮膚瘙癢症, 效果較好。

7、填臍療法

取紅花、紫草、山梔、大黃各等量, 研為細末, 加冰片適量, 混合均勻, 裝瓶備用。 使用時每次取藥末少許, 加凡士林調成糊狀, 外敷于肚臍孔處, 敷料包紮, 膠布固定, 每日換藥1次, 連用1~2周。

8、足浴療法

取苦參、癬皮、蛇床子、蟲衣、紅紫草、防風各10克, 水煎取汁, 放入浴盆中, 待溫時足浴, 每日2次, 每次10~30分鐘, 每日1劑, 連用5~7天。

9、貼敷療法

取刺蒺藜、何首烏各等量, 研為細末, 裝瓶備用。 每晚洗浴後, 取藥末適量, 加米醋少許調為稀糊狀, 外敷於雙足心湧泉穴, 敷料包紮, 膠布固定, 每晚貼敷, 次晨取下, 連用7~10天。

10、醋加甘油治瘙癢

醋裡含有的酸性物質和醛類化合物能使毛細血管擴張, 對皮膚有刺激作用。 甘油能軟化皮膚並保持水分。 配置的方法:將白醋與甘油按3∶7的比例混合, 每天1次或每星期2~3次, 浴後立即塗抹患處的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