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粥飯乃是第一補食物

粥飯是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從黃帝始烹穀為粥至今, 中國人吃粥的歷史已有了數千年之久.4000年前粥還僅僅有食用價值, 從2500年前開始.它的藥用價值也漸漸被挖掘出來。 漢代醫聖張仲景就曾囑咐病人在喝完藥之後再吃些熱稀粥, 有助藥力的散發。 進入中古期後.粥更是把食用與藥用的功能完美融合, 上升到了帶有人文色彩的養生高度。

古人認為:“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醫藥六書藥性總義》更稱讚”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 中醫認為, 粳米有治諸虛耐損、強陰壯骨、生津、明目、長智的功能。

粳米煮粥可以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強壯筋骨、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泄。 穀類含有的蛋白質、脂肪、糖類、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經慢火久熬之後, 質地糜爛, 甘淡適口.很容易被消化吸收。 而脾胃居於五臟中心, 為中土之髒, “中土之氣旺.則各髒自強, 胃氣一敗.百藥難施”。 脾胃是後天之本, 飲食為營養的來源, 粥養正是為了補益胃氣, 顧護中土, 是扶助正氣的一種自我養生法。

宋代張耒在《粥記》中說:“每日起, 食粥一大碗, 空腹胃虛, 穀氣便作, 所補不細.又極柔膩, 與腸胃相得, 最為飲食之妙訣也。 ”食粥可以成仙聽起來略有誇張, 但能延年益壽卻還是可信的。 清代養生家曹慈山給大家總結了一首《粥療歌》:“要想皮膚好,

粥里加紅棗。 若要不失眠, 煮粥添白蓮。 心虛氣不足, 粥加桂圓肉。 消暑解熱毒, 常食綠豆粥。 烏髮又補腎, 粥加核桃仁。 夢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黃。 ”如果完整看完這首詩歌, 大家一定會被粥的諸多養生功效大大震驚的。

神仙粥 恢復體力固精止尿頻

以前有個朋友介紹一位退休老大哥, 讓我幫著看看病, 他說自己很苦惱, 總覺得精神疲憊, 腰酸無力, 怎麼休息都緩不過來, 沒有胃口吃東西, 記憶力也越來越差, 而且經常想小便, 有時還遺精, 看了好多醫生, 也吃了不少藥, 苦沒少吃, 就是沒什麼效果。 一聽他這情況, 我當時就跟他說:“別著急, 別上火, 我告訴你個不受罪的法, 保准能有效。 ”“什麼法­不受罪­還能有效­”“喝粥!”

“喝粥­喝什麼粥­”“神仙粥!”“神仙粥­那可上哪喝去啊­”看著老哥哥越瞪越大的眼睛, 我說:“哪也不用去, 就在家自己做!方法很簡單, 把一斤山藥蒸熟, 去皮。 半斤去殼的芡實, 煮熟後, 搗爛。 再加500克粳米, 如果能再加二三兩韭菜子磨成的粉末就更好了。 慢火煮成粥, 空腹時吃。 ”老大哥還是有點半信半疑, 我又給他來顆定心丸:“放心吃吧, 這粥在唐朝可火著呢, 修煉的道士們沒少吃呢。 ”

這粥怎麼就這麼神奇呢­我們一樣一樣來看看它的組成。 先說山藥。 我國食用山藥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自古以來它就被譽為補虛佳品。 清末醫家張錫純說:“山藥之性, 能滋陰又能利濕, 能滑潤又能收澀。 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

特性甚和平, 宜多服常服耳。 ”現代研究證明, 山藥最大的特點是能夠提供大量的黏液蛋白, 這種多糖蛋白質, 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 保持血管的彈性。 而芡實可以益精神, 令耳目清明, 開胃, 治小便不禁, 遺精。 粳米可以健脾胃、補中益氣。 韭菜子有補腎助陽, 固精止遺, 健脾暖胃的功效。

其實從這款粥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古人對它的鍾愛, 真是此粥只應天上有, 常人久喝定成仙。

仙人粥 養肝補腎抗衰老

這款粥的名字聽起來就帶著靈妙之氣, 之所以會有這一名號, 大概是因為粥裡最主要的成分是制首烏。

制首烏是炮製後的何首烏, 關於何首烏有很多傳說故事。 唐代李翱《何首烏傳》中詳細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叫何田兒的人,

自小體弱多病, 到58歲還沒娶妻生子。 一天他挖到了誰都不認識的“天賜良藥”, 就把它研成細末, 每天早晨空腹用酒送服一錢, 幾天之後他開始感覺到身體有力氣了, 義堅持服rr幾個月後, 身體越發強健, 而且精力充沛, 於是增加到每天服用兩錢, 一年後他身上的老毛病都好了, 花白的頭髮部變成了黑色, 蒼老的容顏也變年輕了, 看起來像個小夥子, 於是他下山娶妻, 十年之內生了好幾個兒子, 他和大兒子繼續服此藥, 兩個人都活到160歲, 大兒子到130歲時頭髮還是烏黑的, 因為大兒子的名字叫首烏, 於是就把這神藥取名何首烏, 作為傳家寶一代代傳了下來。 後人李翱打聽到了秘方並服用後, 也成了老壽星,

於是把這些內容記錄下來, 著書流傳。

現代人也許沒有古人那麼強烈的長生願望, 但在有生之年活得舒服、活得健康、活得漂亮卻基本是每個人共有的夢想。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 經常會感到頭昏腦漲、精神不振, 更讓現代人煩惱的是頭髮白得越來越早, 脫髮越來越多, 影響了美觀, 也影響了自信。 這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遵生八箋》中的一款藥膳——仙人粥。 做法簡便易學, 需要制首烏30克, 粳米60克, 紅棗5顆, 紅糖適最。 先刮去首烏皮, 切片煎濃汁去渣, 然後和粳米、紅棗一起人沙鍋煮粥, 最後放人紅糖少許調味., 早晚空腹食用, 長期堅持有養血益肝, 同精補腎, 健筋骨, 烏鬚髮的功效。 何首烏能補肝腎、益精血, 紅棗健脾益氣, 粳米和養脾胃、益精強志, 紅糖補血。諸料相配,共成補益先天之腎,和養後天之脾,抗衰防老之品,而且這款粥香甜可口,易於消化吸收。

食用仙人粥期間,忌吃蔥蒜,煎煮時也忌用鐵鍋,以免破壞了藥力。

●預防暑濕感冒

蔥白粥:蔥白5根,生薑5片,糯米60克。同煮,粥成後可加醋5毫升服用。

薑糖紫蘇粥:紫蘇葉3-6克,生薑5片,糯米60克。粥成後可加紅糖15克攪勻。

扁豆花粥:白扁豆花15克,粳米100克。先用粳米煮成粥後,加入扁豆花,再煮沸5分鐘,即可服食。

●生津止渴

白菜根蔥白粥:大白菜根3條,蔥白2根,蘆根10克,粳米60克,共同煮粥。

葛根粥:葛根30克,粳米60克。先煮葛根取汁,去渣,以藥汁煮粥。既能生津止渴,又有助降低血壓、降血糖,適合高血壓、糖尿病人食用。

南瓜粥:南瓜20克,粳米60克。共同煮粥服食。適宜糖尿病人服用。

●清熱解毒 利尿祛濕

赤小豆鯽魚粥:鯽魚一條(約250克),赤小豆50克。先煮魚,裝入紗布袋,與赤小豆一起煲粥。有利尿除濕熱的作用,也可用於皮膚癤腫。

綠豆藕片粥:綠豆60克,鮮藕20克,鮮薄荷3片。將藕片與綠豆共同煮粥,臨熟加入薄荷攪勻,可用於皮膚感染。

蒲公英粥:蒲公英30克,粳米100克。蒲公英水煮留汁,加米煮粥。可用於皮膚疔瘡癤腫、痱子等。

苦瓜薏米粥:苦瓜15克,薏米60克,共同煮粥。有清熱祛濕作用,也可用於皮膚疔瘡癤腫、痱子等。

●降壓

芹菜粥:連根芹菜90克切碎,同粳米100克煮粥,有平肝清熱、止咳健胃、降壓降脂的功效,可減輕因高血壓引起的頭痛頭脹。

胡蘿蔔粥:鮮胡蘿蔔120克切碎,同粳米100克煮粥,有健胃補脾、助消化、預防高血壓的功效。

荷葉粥:鮮荷葉一張水煮留汁,同粳米100克煮粥,有清暑利濕、降壓降脂的功效。

紅糖補血。諸料相配,共成補益先天之腎,和養後天之脾,抗衰防老之品,而且這款粥香甜可口,易於消化吸收。

食用仙人粥期間,忌吃蔥蒜,煎煮時也忌用鐵鍋,以免破壞了藥力。

●預防暑濕感冒

蔥白粥:蔥白5根,生薑5片,糯米60克。同煮,粥成後可加醋5毫升服用。

薑糖紫蘇粥:紫蘇葉3-6克,生薑5片,糯米60克。粥成後可加紅糖15克攪勻。

扁豆花粥:白扁豆花15克,粳米100克。先用粳米煮成粥後,加入扁豆花,再煮沸5分鐘,即可服食。

●生津止渴

白菜根蔥白粥:大白菜根3條,蔥白2根,蘆根10克,粳米60克,共同煮粥。

葛根粥:葛根30克,粳米60克。先煮葛根取汁,去渣,以藥汁煮粥。既能生津止渴,又有助降低血壓、降血糖,適合高血壓、糖尿病人食用。

南瓜粥:南瓜20克,粳米60克。共同煮粥服食。適宜糖尿病人服用。

●清熱解毒 利尿祛濕

赤小豆鯽魚粥:鯽魚一條(約250克),赤小豆50克。先煮魚,裝入紗布袋,與赤小豆一起煲粥。有利尿除濕熱的作用,也可用於皮膚癤腫。

綠豆藕片粥:綠豆60克,鮮藕20克,鮮薄荷3片。將藕片與綠豆共同煮粥,臨熟加入薄荷攪勻,可用於皮膚感染。

蒲公英粥:蒲公英30克,粳米100克。蒲公英水煮留汁,加米煮粥。可用於皮膚疔瘡癤腫、痱子等。

苦瓜薏米粥:苦瓜15克,薏米60克,共同煮粥。有清熱祛濕作用,也可用於皮膚疔瘡癤腫、痱子等。

●降壓

芹菜粥:連根芹菜90克切碎,同粳米100克煮粥,有平肝清熱、止咳健胃、降壓降脂的功效,可減輕因高血壓引起的頭痛頭脹。

胡蘿蔔粥:鮮胡蘿蔔120克切碎,同粳米100克煮粥,有健胃補脾、助消化、預防高血壓的功效。

荷葉粥:鮮荷葉一張水煮留汁,同粳米100克煮粥,有清暑利濕、降壓降脂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