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手術矯正非近視患者必選 盲目跟風隱患多

暑期又至, 以眼科為專長的北京同仁醫院日門診量動輒破萬。 除了借用假期進行近視矯治的學生, 也不乏追求美觀的“輕度近視眼”。 近視手術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然而, 專家指出, 并非人人都適合接受近視手術, 盲目跟風存在諸多風險和隱患。

近視眼手術并非人人可選

我國有近視患者近2億, 是近視大國。 近視不僅影響個人形象, 也成為升學、就業的門檻。 不少10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患者都因此感到自卑。 據華北區屈光手術專家會診中心專家、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屈光中心專科主任周躍華介紹, 憑目前的醫學技術,

并不能有效治愈真性近視。 因此, 近視不僅是醫學問題, 也是社會心理問題, 需要積極面對。

目前近視眼的矯治方法主要有框架眼鏡、隱形眼鏡、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框架眼鏡經濟、安全, 但對于高度近視、屈光參差、大散光和混合散光的患者, 矯正效果并不理想, 存在視野縮小、易受外傷、眼睛變形等問題, 并會因鏡片更換不及時而影響矯治效果;隱形眼鏡美觀方便, 但有損角膜, 護理不當還容易引起眼部感染;藥物治療可以緩解眼球的睫狀肌疲勞, 有助于治療假性近視, 但對于真性近視尚無確切療效;手術治療雖可以輕松摘掉眼鏡, 但需要排除禁忌癥, 術中又有一定的風險, 費用也較為昂貴。

四種方法各有優劣。

因此, 手術并非人人必選, 還可以戴框架眼鏡或隱形眼鏡。 “這就像每個人住房子一樣, 有的人覺得住公寓就很好, 但是有的人要住別墅。 主要還是看自己的心理需求。 如果覺得戴眼鏡不適應, 心理壓力特別大, 就可以考慮做手術。 ”周躍華說。

手術的成功率要跟自己比

據周躍華介紹, 近視手術的術式有很多種, 如果按照手術解剖結構來分, 主要有晶狀體屈光手術和角膜屈光手術。

晶狀體屈光手術主要是在眼內植入鏡片, 又叫人工晶體植入術。 對于高度近視的患者, 做角膜屈光手術可能存在殘余度數, 人工晶體植入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角膜屈光手術主要是在眼表的角膜上, 利用冷激光照射矯治。

由于人工晶體植入術是眼內手術,

安全性不如角膜屈光手術。 因此, 各醫院選擇最多的還是角膜屈光手術中的準分子激光手術(LASIK手術)。

LASIK手術僅在角膜的基質層實施(角膜共分5層, 基質層位于第3層)。 手術過程中, 首先要制角膜瓣(在角膜前兩層上切削出圓瓣, 便于翻開基質層的前兩層)。 然后, 掀開角膜瓣, 利用準分子激光照射基質層進行塑形。 最后再將角膜瓣翻回復位。 手術原理通俗點說“是相當于在眼睛角膜上塑了一副近視眼鏡”。

近視手術并不復雜, 但是談及手術的成功率, 每個人的理解就有不同。

從醫學上講, 根據患者自身的身體情況, 術后能達到最好狀態就是成功的。 通常在100度以內都稱得上手術成功。 但是, 在部分患者看來,

要達到自己的期望值才算成功。

周躍華說, 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 部分高度近視患者只能矯正到0.5或0.6, 不可能矯正到1.0。 正常人中, 絕對的1.0也是罕見的。 還有的患者反應術后有一只眼睛看不清楚。 實際上沒做過近視眼手術的人, 雙眼的視力也不一樣, 就像左右手一樣, 左手和右手靈活程度肯定存在差異, 并不能因此斷定手術不成功。

他還說, 隨著時代的變更, 近視眼手術發展技術非常快。 醫生如果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也會對手術產生誤解, 甚至降低手術的成功率。

比如, 前兩年發生的蔡瑞芳“封刀”事件, 除了有媒體炒作的成分, 也有蔡瑞芳本人對LASIK手術的誤解。 這是因為近視眼手術后, 患者可能產生黃斑出血萎縮、視網膜的脫離變形等眼底并發癥,

如果沒有進行嚴格的術后復檢和治療, 都會影響患者最終的視力。 手術操作不規范, 將患者術后的視力下降歸因于LASIK手術, 甚至全盤否定手術, 這肯定是不對的。

角膜屈光手術經過30多年的發展, 已日趨成熟。 從最早的放射狀角膜切開術(PK), 到準分子手術, 再到目前最新的結合飛秒激光、波前像差技術和虹膜定位技術的準分子激光手術等, 手術安全性越來越高, 并發癥逐漸減少, 手術效果更令多數患者滿意。

2013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 授予LASIK近視手術創始人吳拉姆·佩曼“國家技術和創新獎”, 就足以說明LASIK近視手術經過了20年的歷史印證, 最終得到了社會的肯定。

個性化為患者選擇術式

近視眼手術的術式有很多,

從常規的LASIK手術, 到飛秒激光手術、晶狀體屈光手術, 價錢也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有的患者認為越貴的手術越好;有的患者則認為越做便宜手術的醫生越是好醫生。

其實醫生看病的原則是根據患者的病情及自身條件, 選擇合理、安全、有效的術式。 而少數患者往往不相信醫生, 誤認為醫生推薦較貴的手術是為了賺錢。

周躍華告訴, 自己前兩天推薦一位患者做飛秒激光手術。 不料卻遭到患者的質疑:“另一個醫院的醫生讓我做常規手術, 你為什么讓我做飛秒手術, 是不是就挑花錢多的做?”這種情況在診療過程中也很常見, 一個月之內怎么也能遇到三五個。 患者并不知道, 手術對角膜的厚度有一定要求, 如果遇到角膜很薄,度數又高的患者,用板層刀(金屬刀)制作角膜瓣容易出現角膜擴張的風險,而用飛秒激光手術進行制瓣的誤差就很小,在這種情況下,醫生肯定不會采用常規的LASIK手術,而向患者推薦風險小的飛秒激光手術(也叫飛秒LASIK)。

周躍華還說,門診中也會遇到完全不適合做近視手術的病人。比如部分高度近視患者因為角膜太薄,達不到450微米厚度的手術標準,自己也會建議他們不要做手術。并將手術標準厚度,患者的角膜厚度,以及手術后需要達到的厚度進行詳細講解。

手術不應趕潮流 商業運作有風險

目前,不少報刊雜志和網絡上都有近視眼手術廣告。聲稱“永久摘鏡”、“降低就業門檻”、“還您一雙美麗的雙眼”、“摘鏡圓夢季”,極具誘惑力。此外,部分醫院還在暑期進行手術促銷,只要做手術,就“可獲贈價值千元時尚太陽鏡”,還有“驚喜大禮包”,減免“3000元手術費”等。

周躍華告訴,近視眼手術越來越潮流化,特別是一些年輕愛美的女孩,近視度數本身不高,僅僅因為戴眼鏡不美觀就選擇手術,存在盲目跟風的現象。這從自己的門診量就可見一斑。即使門診時間僅限上午半天,但實際情況是,往往到了下午四五點鐘,病人還是看不完,排隊能排到診室外。高峰時一天有100多位患者問診,幾十位患者手術。在寒暑假期間,手術時間通常預約到一個月以后。

“這跟市場不規范和廣告的誤導不無關系。同仁醫院從來不做近視眼手術廣告。因為手術是一個醫學問題,而不是簡單的美學問題,不能把它作為商業運作,盲目追求經濟利益。患者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而不是聽信廣告,盲目跟風。”

也了解到,近視眼手術也并非人人能做,需要做一系列嚴格的術前檢查,排除禁忌癥。如果患者有眼部活動性炎癥及病變、圓錐角膜等禁忌癥,就不能做近視眼手術。近視眼手術的安全性和術后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術前檢查是否能完全排除禁忌癥。 如果遇到角膜很薄,度數又高的患者,用板層刀(金屬刀)制作角膜瓣容易出現角膜擴張的風險,而用飛秒激光手術進行制瓣的誤差就很小,在這種情況下,醫生肯定不會采用常規的LASIK手術,而向患者推薦風險小的飛秒激光手術(也叫飛秒LASIK)。

周躍華還說,門診中也會遇到完全不適合做近視手術的病人。比如部分高度近視患者因為角膜太薄,達不到450微米厚度的手術標準,自己也會建議他們不要做手術。并將手術標準厚度,患者的角膜厚度,以及手術后需要達到的厚度進行詳細講解。

手術不應趕潮流 商業運作有風險

目前,不少報刊雜志和網絡上都有近視眼手術廣告。聲稱“永久摘鏡”、“降低就業門檻”、“還您一雙美麗的雙眼”、“摘鏡圓夢季”,極具誘惑力。此外,部分醫院還在暑期進行手術促銷,只要做手術,就“可獲贈價值千元時尚太陽鏡”,還有“驚喜大禮包”,減免“3000元手術費”等。

周躍華告訴,近視眼手術越來越潮流化,特別是一些年輕愛美的女孩,近視度數本身不高,僅僅因為戴眼鏡不美觀就選擇手術,存在盲目跟風的現象。這從自己的門診量就可見一斑。即使門診時間僅限上午半天,但實際情況是,往往到了下午四五點鐘,病人還是看不完,排隊能排到診室外。高峰時一天有100多位患者問診,幾十位患者手術。在寒暑假期間,手術時間通常預約到一個月以后。

“這跟市場不規范和廣告的誤導不無關系。同仁醫院從來不做近視眼手術廣告。因為手術是一個醫學問題,而不是簡單的美學問題,不能把它作為商業運作,盲目追求經濟利益。患者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而不是聽信廣告,盲目跟風。”

也了解到,近視眼手術也并非人人能做,需要做一系列嚴格的術前檢查,排除禁忌癥。如果患者有眼部活動性炎癥及病變、圓錐角膜等禁忌癥,就不能做近視眼手術。近視眼手術的安全性和術后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術前檢查是否能完全排除禁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