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胃潰瘍灼熱的食療方法

胃潰瘍灼熱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可發生於食管、胃或十二指腸, 也可發生於胃-空腸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內, 因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最常見, 故一般所謂的消化性潰瘍是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所以它稱之為消化性潰瘍, 是因為既往認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由於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 事實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潰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還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潰瘍。 那麼, 胃潰瘍灼熱平常的飲食需要注意哪些, 讓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

胃潰瘍患者飲食須知

1、少吃油炸食物: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 會加重消化道負擔, 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 還會使血脂增高, 對健康不利。

2、少吃醃制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 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粘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

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4、細嚼慢嚥:以減輕胃腸負擔。 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 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 對胃粘膜有保護作用。

5、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小時, 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 和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6、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 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的含量, 能有效發揮胃的功能, 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 因此, 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長期堅持細軟飲食和鍾情牛奶、豆漿、少食多餐的胃潰瘍病人, 也許不忌口的正常飲食更適合他們。 吃飯過程中, 食物在口腔裡咀嚼時, 不僅可以通過味覺促進食欲,

同時口腔內分泌的唾液會使部分食物得到初步消化, 減輕了胃腸道的負擔。

如果吃流質或是半流質的食物, 如稀粥、麵條, 人們往往不經仔細咀嚼就吞入胃中, 失去了在口腔內完成消化的第一步, 細軟飲食反而會增加胃的負擔。 牛奶、豆漿對潰瘍的影響存在爭議, 但長期單一的飲食方式肯定是不符合消化生理, 有損於胃腸功能的。 少食多餐曾被推薦為消化性潰瘍患者所用。 但近年研究表明, 進食次數越多, 胃酸分泌就越多, 所以長期採用少食多餐不利於減少潰瘍的復發。

胃潰瘍食療方法

胃潰瘍是多發病、易反復發作, 呈慢性經過, 因而要治癒胃潰瘍, 需要一個較為艱難持久的歷程。 患者除了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積極治療外,

還應做好自我保健。

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幾款胃潰瘍食譜:

佛手扁苡粥

原料和制法:佛手10g, 白扁豆、苡米、山藥各30g, 豬肚湯及食鹽適量。 將佛手水煎取汁, 去渣, 納入扁豆、苡米、山藥及豬肚湯, 煮為稀粥, 略放食鹽調味服食, 每日1劑。

功效:可瀉熱和胃, 適用於胃脘灼熱疼痛, 口幹口苦, 心煩易怒, 便秘等。

仙人掌炒牛肉

原料和制法:仙人掌50g, 嫩牛肉100g, 調料適量。 將仙人掌去皮刺, 洗淨, 切細;牛肉洗淨, 切片, 置熱油鍋中炒熟後, 調味服食。

功效:可活血化淤, 行氣止痛, 適用於痛處固定, 或痛如針刺等病症。

桃仁豬肚粥

原料和制法:桃仁(去皮尖)、生地各10g, 熟豬肚片、大米各50g, 料適量。 將豬肚片切細;取二倍水煎取汁, 加豬肚、大米煮為稀粥,

待熟時調味服食, 每日1劑。

功效:可益氣活血, 化淤止痛。

雞蛋三七燉

原料和制法:雞蛋一個, 蜂蜜30ml, 三七粉3g, 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 加入三七粉拌勻, 隔水燉熟再加蜂蜜調勻服食。

功效:可舒肝理氣, 和胃健脾, 適用於上腹疼痛, 嘔吐、伴噁心、噯氣等。

綜上所述, 可以看出這種疾病對身體的危害性很大, 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所以平常一定要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長期堅持細軟飲食和鍾情牛奶、豆漿、少食多餐,最主要的還是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 相信疾病就會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