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肝膽濕熱的食療方法

肝膽濕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肝臟脾臟疾病, 它主要是發生在中老年人的身上, 因為肝脾腎出現了功能性的減弱, 我們在生活中想要調理它就需要從食物的方面去入手, 這樣我們就可以保證我們的肝膽健康。 對於肝膽濕熱患者來說你們可以在生活中食用一些蓮子、桅子糖水或者豬肝煲菊花等。

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會導致我們出現肝膽濕熱的現象, 最常見的症狀有噁心嘔吐、腹脹、大便或閉或溏等。 一旦發現這些症狀, 基本上就可以斷定是肝膽濕熱了, 對於這部分患者而言必須要儘早調理。 長時間的肝膽濕熱對人體健康影響非常大, 可以調理的方法有很多, 除了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之外, 同時還可以通過食療調理。

食療法:

1、蓮子30克(不去蓮心), 桅子15克(用紗布包紮), 加冰糖適量, 水煎, 吃蓮子喝湯。

2、豬肝1付, 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 共煮至肝熟,

吃肝喝湯。

3、石膏粉30克, 粳米、綠豆各適量, 先用水煎煮石膏, 然後過濾去渣, 取其清液, 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4、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 梨2個, 削皮切塊, 加冰糖適量, 清水適量燉服。

5、豬腰2只, 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 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 吃豬腰子喝湯。

不適宜食物:胡椒, 龍眼肉, 鵝肉, 羊肉, 雞肉, 醍醐, 蚶肉, 白酒, 人參, 雞蛋, 南瓜, 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蔥、韭、生薑等辛辣之品, 糯米、大棗、荔枝等黏糯滋膩之物, 馬鈴薯、豆瓣等易致脹氣的食物, 動物油、肥肉、狗肉、海魚、蝦子、以及黃芪、紫河車、黃精等補益之品。

適宜食物:田螺清熱利濕、利小便, 蚌肉清熱, 常食有清熱利濕及止痛之效。 此外, 食用佛手、綠萼梅、豬肝、玫瑰、豆腐等, 有疏肝、補肝作用。

希望肝膽濕熱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文章介紹的食療方法,

這樣對於我們治療肝膽濕熱是有很大幫助的。 對於肝膽濕熱這種疾病, 我們能夠採用食療的方法去治療它是最好的, 因為食療的方法不會有任何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