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補血只能靠吃的?6大穴位“吹”走貧血

改善貧血, 先找出背後真正病因!

中醫並沒有“貧血”的概念和名稱, 而以西醫角度來看, 貧血也不是單一性疾病, 往往是各種原因或疾病所造成的結果,

因此要告別貧血的困擾, 重要的是先把貧血的致病因素找出來, 對症治療以絕後患。

喝四物湯能治貧血?血虛體質≠貧血

舉例來說, 許多人認為喝四物湯可以補血、改善貧血, 但其實並不儘然!雖然出現面色蒼白、疲倦乏力、心悸、氣短眩暈、精神不振等貧血症狀, 多為血虛或陰虛的體質, 四物湯也可用於調理血虛體質, 但中醫裡的血虛卻不等於貧血!

血虛是一種陰血虧損的病理狀況, 當身體出現瘀血阻滯脈絡時、長期過度思慮勞神、腸胃功能不好、習慣性腹瀉或營養吸收不足等, 都可能造成血虛體質, 因此調養氣血、改善貧血症狀的用藥, 也要隨之應變。 另外, 包括子宮肌瘤引起的大出血、痔瘡、消化道出血、腎臟疾病、結腸腫瘤造成的慢性失血、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肝臟疾病、風濕病等,

也都是臨床常見導致貧血的病因, 且患者常伴隨疲乏、頭暈、耳鳴、頭痛、心悸等不適。 另外, 維生素B12缺乏所造成的貧血, 則常常提早出現神經症狀。

改善貧血用“吹”的!刺激6大補血穴位出奇招

對於確診為“貧血”的病人, 中藥補血的效用雖然不及鐵劑迅速, 但可有效改善氣血循環、提升造血機能, 治療貧血效果佳, 而且副作用低。

也有人嘗試按摩重要穴位, 以達改善貧血的症狀, 然而, 光是按壓的保健效果有限, 還需要熱源, 傳統中醫會用艾條燻, 但其實吹風機就可以取代;建議每天至少早中晚用拇指指腹按壓穴位30下, 在不燙傷的前提下, 每天早上起床用吹風機熱吹以下每一穴道5分鐘, 促進身體造血和氣血循環。

1、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功效:百會穴在頭頂上, 是眾多經脈交會處, 故稱為百會, 能提振陽氣, 預防頭暈, 促進新陳代謝。

2、肝俞穴

位置:肩胛骨下角的高度是第7胸椎棘突,

從第7胸椎棘突向下數2個椎骨, 在其下方旁開2指寬。

功效:疏肝利脅、清熱除濕、養血明目。

3、腎俞穴

位置:由肚臍引水平線至背部脊椎, 可找到第二腰椎, 在它的下方。

功效:補腎助陽、調節生殖功能。

4、足三裡穴

位置:位於小腿前外側, 外膝眼(犢鼻)下4指寬之處, 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 當脛骨前肌中。

功效:調理脾胃, 和腸消滯, 清熱化濕, 降逆利氣, 扶正培元。

5、關元穴

位置:位於肚臍下方4指寬之處。

功效:關元穴又稱下丹田, 是任脈之穴, 也是“男子藏精, 女子蓄血”之處, 有培補元氣、強壯身體的功效。

6、氣海穴

位置:為於下腹部正中線, 肚臍下方2指寬處, 是肚臍和關元穴連線的中點。

功效:氣海是人體強壯要穴。 古有“針必取三裡, 灸必加關元。

”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