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查出膽結石不痛也要看醫生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肝膽二科副主任潘明新教授

平時沒有感覺到腹部疼痛, 也沒有什麼其他症狀, 怎麼體檢就查出患上膽囊結石了?沒症狀的膽結石該怎麼處理?能不管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肝膽二科副主任潘明新教授提醒, 膽結石需不需要進一步治療, 有沒有症狀不是唯一評判標準。 醫生同時提醒, 膽囊結石及慢性結石性膽囊炎的發病通常和飲食及肥胖有關,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儘量選擇低脂、低熱量、低膽固醇及高纖維素的食物。

六成膽囊結石無明顯上腹痛症狀

潘明新介紹, 膽結石也即膽石症, 包括膽囊結石、膽管結石以及膽囊、膽管混合型結石, 其中以膽囊結石最為多見。 膽結石最常見的症狀是腹痛, 通常位於上腹部或右上腹肋緣下, 每次持續時間為15~30分鐘, 可向右側肩和背部放射, 有時伴有噁心、嘔吐。 膽結石合併炎症還會出現低燒、寒戰、大汗淋漓甚至休克等症狀。

但並不是膽結石患者都有徵兆和感覺。 膽結石是否產生症狀, 主要取決於結石是否阻塞膽囊管, 是否合併感染, 還有結石本身對黏膜是否產生機械刺激作用。 資料統計, 大約有60%的膽囊結石患者無明顯上腹部疼痛症狀。

通常, 無症狀的膽結石存在於某些結石數目較少、體積較大、表面光滑的膽固醇結石, 它在膽囊內來回漂浮不定,

不會突然堵住膽囊管, 也難以通過膽囊管落入膽總管。 因此很少引發急性症狀, 部分患者甚至可以終身不發病。

沒有症狀也可能有嚴重後果

據潘明新介紹, 一般情況下, 長期無症狀的膽結石對人體危害不大, 但是一旦發生嵌頓或者合併感染等, 也會引發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症狀。 比如細菌感染:膽結石的機械刺激容易招致細菌感染, 引起膽管發炎。 這種炎症常反復發作並遷延不愈;其次是併發症:會引發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肝膿腫、膽道出血、肝功能衰竭和肝腎綜合征等許多併發症。 另外, 直徑小於0.3cm的膽囊結石可以自行排入十二指腸而不引起任何症狀, 但落入膽總管後很容易損傷膽總管末端膽胰壺腹部,

反復刺激則會造成膽總管末端狹窄, 繼發膽總管結石及膽源性胰腺炎;一些小的結石落入膽總管、排入十二指腸, 還可造成腸道梗阻。 一些大的結石嵌頓、壓迫膽道及其鄰近器官會形成內瘺等, 膽結石還可導致膽囊壞疽或穿孔, 引起腹膜炎危及生命。

膽結石還是膽囊癌的重要致病因素。 據統計, 有80%的膽囊癌患者與膽結石存在相關性。 結石病期越長, 膽囊癌的發生率越高。

這些無症狀膽結石患者建議手術

沒有症狀的膽結石究竟需不需要手術治療?潘明新表示, 對於這個問題, 醫學界目前有爭議。 但大多數認為, 有症狀或合併有併發症的膽囊結石建議手術治療, 而無症狀的膽囊結石視情況而定,

通常認為有以下情況的無症狀患者可建議手術:

1.結石直徑≥3cm, 或多發結石, 結石直徑小於0.5cm;

2.恰好需要做其他開腹手術;

3.伴有膽囊息肉>1cm(需要排除進展為膽囊癌的可能);

4.膽囊壁出現增厚(需要排除進展為膽囊癌的可能);

5.膽囊壁鈣化或瓷性膽囊(膽囊已經沒有存儲和釋放膽汁的功能);

6.兒童膽囊結石;

7.合併糖尿病(一旦出現併發症處理起來比較棘手);

8.有心肺功能障礙(一旦出現併發症處理起來比較棘手, 建議病情穩定時處理);

9.邊遠或交通不發達地區、野外工作人員(預防膽絞痛症狀發作);

10.發現膽囊結石10年以上。

當前治療膽囊結石, 國內外推薦並廣泛開展的仍然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主。 尤其是近幾年, 單孔腹腔鏡手術由於其無疤、無痛的優點,

得到廣泛開展。

有些患者會產生疑惑, 只是取結石, 為什麼要連著膽囊一起切除?對此, 潘明新解釋, 不推薦保留膽囊手術, 有幾方面原因:①保膽手術需要將膽囊切開、取石、縫合, 其過程複雜, 膽汁容易溢出進入腹腔, 引起刺激。 另外如果是泥沙樣結石也很難取盡膽囊結石。 ②治療不徹底, 術後易復發。 ③保膽手術需要膽囊功能好、膽囊結石單發等多項嚴格條件, 而且不能處理有惡變傾向的膽囊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