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5種人需要心理糾偏 安度春節

很快就到春節了, 但是每個人的心態卻是各不相同, 有些人的心理會走“偏”, 甚至精神障礙。 所以, 出現心理問題的朋友, 必須注意自身調適, 必要的話需要向心理醫生尋求説明, 只有做到了防治結合, 才能擺脫心理問題的困擾, 過一個美好祥和的春節。

漂泊在外的人容易心理焦慮

快過年了, 突然發現有很多困難等待著自己。 因此, 回家難、討薪難、長途奔波、經濟消耗等就成了產生焦慮的因素。 如果回家困難, 就早做準備, 早想辦法, 實在不能回家就給家裡打個電話, 說一說回不了家的原因, 聽聽親人的聲音;如果討薪困難,

就多想辦法向政府有關部門或者法律援助工作者尋求幫助, 實在討不到就先放一放, 過完年再接著討, 就算最終可能討薪無望, 也要想開點, 畢竟健康要緊, 生命要緊, 萬不可弄出跳樓之類的事情;如果需要長途奔波, 那就做好心理準備, 把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通過郵局郵寄回家, 別在乎那點郵費, 准比帶在身上擔驚受怕要好, 還有, 路上一定別委屈自己, 因為旅途中極度疲勞、缺乏睡眠、通風不暢、過度饑餓以及精神高度緊張可能會造成旅途性精神病;如果出現某些意外或者回家本身的成本較高, 要把它看成合理的花費, 想辦法在保證生活的基礎上努力降低成本就是了。

失意的人容易心理自卑

年底了, 總要做一下總結, 發現自己很不成功, 生意失敗、被炒魷魚、成績落後、戀愛不成等就成了產生自卑的因素。 如果生意失敗了, 就總結教訓, 尋找東山再起的時機;如果被炒了魷魚, 就暫時歇一歇, 轉變求職思路, 過完年就可以新的姿態出現在職場, 只要決心從低處做起, 肯定會有自己的容身之處;如果學習或者工作的成績不理想, 那就尋找一下原因, 調整好心態, 只要努力總會有收穫;如果戀愛總是不成, 就應該尋找自身的問題, 是不是條件有點苛刻, 是不是有多數人都討厭的缺點, 多方出擊, 尋尋覓覓, 總會有人與你“比翼雙飛”的。

有崗位的人容易心理失落

春節長假, 人們往往把握不好度, 一部分人總以為從緊張的工作狀態中解脫出來後,

就該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看電視、上網、拼酒、搓麻將、聚餐、熬夜等事情上, 結果節後上班時還處於自我的節日狀態裡, 沒心思工作, 感到不如過節痛快, 情緒低落, 有失落感, 有時還會抱怨工作難做, 惹領導不高興。 因此, 過春節應該多放鬆身心, 多休閒, 多陪伴親人, 到電影院看看大片, 到公園散散步, 帶孩子做做親子遊戲, 都是不錯的選擇。

老年人容易心理憂傷

老年人的心理是很脆弱的, 老伴多病、子女遠離、寵物喪生都可能引起老年人的憂傷之情, 有時他們會暗自垂淚, 有時他們會唉聲歎氣, 有時他們會心神不寧, 有時他們會失眠多夢。 總之, 老年人是多愁善感的, 容易見物思人, 觸景生情, 總是為這個兒女考慮為那個孫子擔憂,

見到一個物件就會想起一個人, 見到一個人就想起很多事, 嘮嘮叨叨, 滿腹憂傷, 所以晚輩們應該設法讓老人開心。

年輕人容易心理矛盾

年輕人的矛盾心理來源於多個方面的壓力, 主要是婚戀的、金錢的。 婚戀方面的壓力主要來自老人的催促, 怎麼還沒對象啊, 快點結婚吧, 早點要孩子吧, 許多年輕人回家過年都會遇到這些催促, 自然就形成了心理壓力;金錢方面的壓力主要來源於經濟能力的不足, 有些年輕人本來就掙得少, 再貸款買房、結婚生子, 日常生活中的消費還捉襟見肘呢, 過年時要花一大筆錢, 確實是一種壓力, 給老人表心意倒還在其次, 但是給孩子的壓歲錢、給親友的禮品、給新婚親友的禮錢,

還有新婚親友婚禮上的各種花費, 不但要撐面子, 數目都很大, 上千的都有。 這就會促使年輕人出現矛盾心理, 不回家不合適, 畢竟家中有老人, 家就是根, 敞口花錢花不起, 少花了又怕丟面子, 都知道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好, 但不要面子又不容易做到, 所以心裡就會很矛盾, 矛盾時間長了或者嚴重了還會引發其他心理問題, 所以還要年輕人多費心思, 最好量力而行。

這五種人, 應該注意心理糾偏, 隨時調整自己, 以最適合自己的心態迎接春節的到來。 (趙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