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中風老人遠離跌倒做好這三點

受訪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分院腦病四科主管護理師 劉麗麗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映平 實習生 范佳文 通訊員 宋莉萍

“中風後的老年人, 跌倒的後果不容小覷。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分院腦病四科主管護理師劉麗麗提醒, 因為中風後的老人, 身體各器官組織自然老化, 器官功能逐漸衰退, 導致反應遲鈍、視力下降、骨質疏鬆、平衡力差, 而有些患者不服老、不願被人攙扶, 未認識到跌倒的危害, 也增大了跌倒的幾率。 所以, 他們在日常的活動鍛煉中預防跌倒, 尤其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家人重視預防老人跌倒

家庭成員需要提高防範意識, 重視預防老人跌倒。 中風患者一般高齡且體虛, 有些患者雖然能下床活動, 但反應遲鈍、行動緩慢、步態不穩、平衡功能下降, 並且長期服用各種藥物, 血壓、認知能力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容易出現肢體麻木、四肢乏力等不良反應, 身體易出現不協調現象, 因此也容易引發跌倒。

照護者應該特別關注以往有跌倒史、自主活動受限、服用鎮靜劑、視力下降、排尿排便頻繁者, 而久病下床以及隨時有暈厥可能的患者, 更是需要照護者隨時在身邊, 以防意外發生。

二、環境細節要貼心

環境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 老年人發生跌倒51%與環境因素有關。 因此中風患者日常活動鍛煉的場所也需要特別注意。

劉麗麗介紹, 整理患者居住的房屋, 減少障礙物。 地面上的障礙物, 如亂堆放的報紙、雜物等, 要經常整理, 減少隱患, 儘量將日常用品、物品放在固定位置, 保持走道的暢通。 保持地面的整潔、乾燥, 拖地後避免不必要的走動, 以免滑倒。 若房間鋪有地毯, 要讓地毯安裝有固定的鎖或壓條, 防止地毯滑動, 或者定期檢查地毯的固定裝置是否牢固。 上下樓時, 要確保樓梯的扶手具有良好的固定。 隨著年齡的增長, 老人視力有所下降, 昏暗的光線易導致跌倒, 因此需要保證家裡良好的照明條件。 最好給老人配備一部手機, 可以避免電話響時讓患者慌亂。

三、患者自己勤訓練懂借力

預防跌倒, 更重要的是中風患者自己需要多加注意。

患者要清楚自身病情, 量力而行。 有些患者自我認知欠缺, 過高估計自身能力, 或是不願意麻煩家屬, 對所有事情都勉強為之, 結果導致跌倒。

中風患者要注意軀幹及四肢的肌力訓練, 在中風康復期要進行大腿肌肉力量和踝、膝、髖關節的功能鍛煉, 包括關節活動範圍與肌肉力量的恢復鍛煉, 這些可在床上進行。 同時要進行腰部、背部和腹部的肌肉力量鍛煉, 這對日後站立行走, 維持機體平衡至關重要。

Tips

幾個易跌倒的陷阱要避開

、衣著上, 中風患者應該選擇合適長度的褲子, 避免穿著太滑的長短襪子, 並穿防滑鞋。 儘量避免攀高和彎腰, 更換燈泡、更換窗簾等居家雜事應儘量尋求別人的幫助。

遵守改變體位“三部曲”, 即平躺30秒, 坐起30秒, 站立30秒, 再行走, 避免突然改變體位。

患者如果在行走時出現頭暈、兩眼發黑、下肢無力和不能移動時, 應該立即原地坐下、蹲下或靠牆, 呼叫他人幫助。 患者行走可以借助助行器, 杖類助行器如手杖、前臂支撐拐、腋杖等, 助行架則有輪式助行架、助行椅、助行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