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黑白營養對決激戰正酣 選擇趨向日漸明朗

隨著人們對健康養生重視程度的日趨增長, 面對日常營養系統的劃分也被層層分解。 正是在此基礎上, “黑營養”與“白營養”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那麼, 在這場爭論中究竟誰對人類健康更有助益, 究竟誰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答案幾乎又相當簡單。

對於“黑白營養”的激烈交鋒, 同時也代表著一種對客觀事物認識的再梳理。 傳統“白營養”面臨新銳“黑營養”的衝擊, 雙方的支持與辯證既是營養養生“白黑”各派擁躉的交流, 也是對營養學的一次普及。 從網易、鳳凰、東財等網路媒體掀起的“黑白營養”專題中可以看到,

“黑營養”已具備了強勢的受眾傾向性。

黑營養VS白營養:誰執牛耳?

首先, 到底什麼是“黑營養”和“白營養”?

簡單來講, 黑營養即是指“黑色食品”, 直接區分方法是從其色澤判斷。 一般情況下, 含黑色素和名字中帶有“黑”字的食品均屬此類, 如黑芝麻、黑米、黑木耳、黑豆、海帶、烏雞、香菇等。 黑色食品的特點是營養豐富, 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 有補腎強身、延緩衰老、保健益壽、烏髮美髮等功效。

同理, 白營養是指“白色食品”, 顏色較淺, 包括多種經加工後的糧食、根莖類蔬菜和一些顏色淺淡的禽肉類和水產類食物。 主要給人體提供所需的熱能, 具有補益肺氣, 保持體溫等功效, 對維持生命有重要意義。 而且, 白色食品在自然界中分佈廣泛, 最常見的牛奶、雞蛋、白米、白麵等等, 幾乎餐餐不離。

但也正因為白營養的“尋常”, 才導致了人們在一個時期對黑營養認識的缺失。 從黑白營養的概念中也可看到, 黑營養對拼白營養極具挑戰性。 因為對於中醫養生而言, 健康重在陰陽調合, 生生不息。

陰陽即“黑白”, 而在傳統飲食習慣中佔據了近9成位置的白營養, 顯然已使營養體系失衡, 也為黑營養的介入和崛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大概這就是為什麼輿論調查中, 90%的人都支持“黑營養”的原因, 白營養佔據9成, 而黑營養獲得9成支持, 其中的趨向已相當明顯。

黑芝麻糊:領銜“黑營養”精髓

說到黑營養, 就不能不提黑芝麻, 黑芝麻的吃法眾多, 又以黑芝麻糊最為人們所喜愛。 甘甜醇厚, 營養豐富, 自古以來就被稱之為“仙家食品”的黑芝麻糊, 可養血, 可補肝腎, 可明耳目, 可秀烏髮, 也是現代人美顏駐容的佳品。

黑芝麻完全是“黑白相爭”中最大的亮點, 因為在每百克黑芝麻之中, 含蛋白質21.9克, 脂肪61.7克, 鈣564毫克, 磷368毫克, 鐵50毫克, 還含有芝麻素、花生酸、芝麻酚、油酸、棕櫚酸、硬脂酸、甾醇、卵磷脂、維生素A、B、D、E等營養物質。 如此豐富的營養元素集成, 搭配黑芝麻糊經濟、方便、快捷的食用方式, 已促使相當一部分白營養的擁護者實現“叛變”。 因為就健康而言, 黑芝麻糊確實擁有更強悍的吸引力。 特別是對於女性朋友,

延緩衰老, 美容美顏, 選擇黑芝麻糊再合適不過。

可以說, 即便以黑白相較, 黑芝麻也比白芝麻也更具營養價值。 不過, 黑白營養之間其實談不上誰取代誰之說。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黑營養無疑會結束白營養一系獨大的統治, 帶來全新營養革命。 相信不久之後, “黑旋風”將正式進入健康養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