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海蜇傷人如何處理?

海蜇就是大家俗稱的水母, 這是海洋裡面的一種動物, 這種動物是會咬人的, 所以下海游泳的時候一定要特別小心, 而且海蜇這種東西如果不仔細觀察的話很難發現, 所以經常有人會被海蜇咬傷, 大家都知道海蜇是有毒的, 所以被咬到之後要儘快處理, 正確的處理方法如下。

第一、海蜇為什麼能傷人

海蜇是水母的一種, 海蜇傘蓋下有許多觸鬚, 觸鬚上有密集的刺絲囊, 內含毒液。 當海蜇觸鬚接觸人體皮膚時, 即可刺入皮膚並放出毒液, 使人體中毒甚至死亡。

海蜇的致命機制主要是毒素導致的過敏性休克, 看個人體質而言;其次是毒素的直接毒性, 比如澳大利亞海域的箱型水母, 劇毒, 可數分鐘內致人死亡。

第二、海蜇傷人的臨床表現

局部症狀

蟄傷後局部有觸電樣刺痛, 麻木、瘙癢及灼燒感, 皮膚呈紅色、褐色或紫色, 經4~6小時出現線狀釘斑、丘疹、風團、水泡和瘀斑等。

全身症狀

全身肌肉疼痛, 噁心嘔吐、頭痛頭暈、乏力、心慌氣促、低燒、口渴、出冷汗、關節痛等。

危急症狀

可快速蔓延的蕁麻疹症狀、呼吸困難、煩躁不安、血壓下降、咯血痰等, 搶救不及時可死於肺水腫及過敏性休克。

第三、海蜇傷人怎麼處理

迅速離開

海蜇常群集一起, 一旦遭到一隻蜇傷, 很可能遭到其他海蜇的不斷攻擊, 所以要保持冷靜、迅速離開海蜇存在的區域。

去除觸鬚

為減輕對皮膚的傷害, 上岸後要立即去除粘附在皮膚上的海蜇觸鬚。

用鑷子或木棍、或者帶上手套防護後,

再去除觸鬚, 用剃鬚刀或者銀行卡等剔除刺絲囊, 不要用手直接接觸觸鬚或蟄傷部位, 防止手受傷。

抑制毒素釋放

用海水或食醋浸泡或沖洗蜇傷部位15-30分鐘, 可抑制毒素的釋放。 可在患處塗抹剃須膏或蘇打膏, 以防止未啟動的刺絲囊釋放毒素。

切記在去除海蜇觸鬚之前, 不要用淡水或鹼性液體沖洗、不要熱敷或者冷敷、不要搓揉按摩, 不要用毛巾擦拭, 避免蟄傷處接觸沙子, 因為這些措施都可能刺激加速毒素釋放。

減輕皮膚症狀

蜇傷後引起皮膚紅腫、灼痛、瘙癢等症狀時, 可以用熱水(能耐受且不燙傷的溫度, 建議不超過45度)浸泡20分鐘, 口服止痛藥或者抗過敏藥物, 患處皮膚可塗抹抗過敏軟膏, 具體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其他部位蜇傷

眼部被蟄傷可用人工淚液沖洗, 使用醋酸浸泡後的毛巾擦拭眼睛周圍皮膚, 不可讓醋酸入眼。 口腔內被蟄傷, 可用稀釋後的醋酸漱口並吐出。

及時就醫

被海蜇蜇傷後經簡單處理後, 特別是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 患處需要包紮以防傷口感染, 接著一定要及時就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