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高考志願無從下手?五大核心問題讓您從新手變高手

由於高考志願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考生的升學以及今後的職業發展方向, 受到了考生、家長、學校的高度重視。 如何快速掌握高考志願核心技巧, 百年英才專家表示, 你需要首先弄懂這五大問題。

第一問:如何為志願填報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1.搜集院校資料, 瞭解招生政策, 熟悉有關規定, 瞭解院校招生章程;

2.查詢有關院校、專業近幾年在各批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元次情況;

3.瞭解今年在本省市招生的學校、專業、人數;

4.瞭解自己平時成績、模擬成績在全省、市的位次;

5.瞭解本人體檢結果, 避開限報的學校、專業。

第二問:我的孩子考了xx分, 能上哪些學校?

有很多人問到底要多少分才能上xx大學xx專業的問題, 這裡我提供一個比較精確的方法, 以免大家報得過高容易落榜, 報得過低浪費分數大家又會遺憾:

第一步:

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分數是多少(估分也可參考)

其次:需要所在省份的分數段人數表(今年的、前幾年的最好也有)。

這張一分一段表上記載了每個分數段的人數, 有了一分一段表你就可以近似的計算出你在全省的排名。 這個各大網站應該有, 搜索一下很容易找到, 有親戚在中學當老師的也很容易拿到。 最後, 找到你想報的xx學校xx專業的往年分數(找三到四年足夠), 利用往年一分一段表計算他們會錄取到全省的第幾名。

下一步:觀察今年的招生人數變化(很容易查到, 你們或者買一本招生計畫的書), 一般都是擴招, 按比例計算今年可能的錄取排名。 比如往年是錄取10人, 分數線是全省第1000名, 今年錄取11人, 那麼估計錄取名次應該是全省1100名。

如果你的省排名超過估計的錄取人數線, 那麼你就可以大膽的報考了。 因為名次在那裡, 比你分低的人搶不過你, 比你分高的人還有更好的選擇, 他們也不會搶你的。

當然為了保險, 最好不要剛剛擦線。 我高考的時候用這種辦法估計自己的全省排名是1800名左右, 我喜歡的學校專業的往年錄取名次平均全省2000名, 我就大膽的報考了, 結果證明我是正確的, 我的分數是657分, 專業的錄取最高分是670多分,

最低分是653分, 基本沒有浪費分數。

第三問:高考志願填報十大風險

風險一:認為平行志願可以多次投檔、沒有先後順序

風險二:不仔細看招生章程

風險三:志願之間沒有拉開梯度

風險四:全部填報熱門專業

風險五:只憑專業名稱來選擇

風險六:不服從專業調劑

風險七:平行志願沒有風險

風險八:選專業時不考慮興趣和特長

風險九:家長做主

風險十:只盯著本地院校

第四問:專業調劑, 服從?不服從?

想要確保第一志願填報成功?除了準確定位、填得恰到好處外, 把握好專業服從調劑往往是關鍵。 服從還是不服從?

1.沒有絕對的分數優勢, 競爭能力較差的考生, 專業必須服從調劑;

2.學校優先以及不想複讀的考生, 專業應該服從調劑;

3.招生計畫中沒有自己不能接收的專業, 專業可以服從調劑;

4.一般情況下, 第二、第三志願專業最好服從調劑。

第五問:從就業角度來看, 如何選擇大學和專業?

從就業的角度來看, 我們在選大學和專業時, 可能要考慮這幾個因素:

1.要考慮專業就業因素, 我們發現有太多的學生, 容易紮堆在熱門專業上, 而這些專業已經是供大於求了, 比如法學、英語和電腦等;

2.要考慮專業技術性的強弱和就業門檻的高低, 像音樂、表演, 它競爭非常激烈, 就是實際上它需要的很少, 能夠出頭的更少。

3.要要正確對待專業的冷與熱。 有些專業是熱中不熱, 冷中不冷。 如一些熱門專業出現了就業率偏低的現象, 電子資訊類畢業生對就業期望值很高,

目標鎖定在規模大、待遇高、前途好的單位, 但由於IT業出現全球性降溫, 使得不是每一個畢業生都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