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什麼樣的房子可以讓人長壽?

長壽和什麼有關?在一些人眼裡, 長壽就是和我們的飲食有直接的關係, 吃得好, 營養均衡, 不吃有害食品, 不吃垃圾食品, 這樣才能活的更久, 不容易得病。 有的人看來長壽就是和自己的習慣有關, 比如早睡早起, 經常出去鍛煉, 讓自己每天都保持快樂的心情等等。 這些觀點都沒有錯, 長壽的確和我們的飲食、生活習慣有關, 長壽其實還和我們居住的房子有關。 那麼什麼養的房子可以讓人長壽呢?

室溫:20℃

研究發現, 恒定的室溫對健康有重要的意義。 20℃左右的室溫最讓人舒服。 這個溫度有利於身體散發多餘的熱量, 如果室溫超過25℃, 人體就開始從外界吸收熱量, 會有熱的感覺。 若室溫超過35℃, 人體汗腺就開始啟動, 通過出汗散發體內熱量, 會出現心跳加快、血液迴圈加速、頭昏腦漲、疲勞等不適的感覺。 相反, 當溫度在8℃~18℃時, 人體會向外散熱;當室溫低於4℃, 就會感到寒冷。

同時, 20℃也是最佳睡眠溫度。 室溫在24℃以上時, 睡眠會變淺, 睡眠中的身體動作和醒轉次數(醒來和翻身的次數)會增多。 睡眠溫度在18℃以下, 也不容易進入深睡眠。

濕度:40%

北方已經進入冬季供暖期, 屋內溫暖的同時, 也略顯乾燥。 研究發現, 流感的多發與空氣濕度較低有密切關係。 專家表示, 當室內空氣濕度低於40%的時候, 灰塵、細菌等容易附著在黏膜上, 刺激喉部, 引發咳嗽, 同時容易誘發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不過, 濕度太大也不利於健康, 人們可能會感到噁心、食欲不振、煩躁、疲倦、頭暈等。 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研究發現, 住在潮濕發黴的房間中, 還會增加孩子患哮喘和濕疹等過敏性疾病的風險。 在高濕度環境中, 黴菌等也更容易滋生。

專家表示, 按照我國室內空氣標準, 夏季室內濕度以40%~80%為宜, 冬季應控制在30%~60%。 老人和小孩適合的室內濕度為45%~50%, 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適宜的室內濕度在40%~50%之間。 我國南方地區夏季雨天室外濕氣重, 應減少開窗時間;天氣晴好時, 多開窗通風、散濕;衣櫃、櫥櫃中可放一些吸濕盒或乾燥劑。 北方地區冬季空氣乾燥, 可用加濕器, 也可在室內灑些水或每天拖兩次地。 需要注意的是, 若使用加濕器最好用純淨水, 而且要定期對機器清理消毒。

通風:每天保證半小時

生活中, 室內無時無刻不在產生“廢氣”:廚房、衛生間、垃圾桶中的垃圾, 經過一夜就會產生空氣污染;長期不清潔的地毯、不晾曬的被褥枕頭, 極易滋生蟎蟲;書架和傢俱頂部的灰塵堆積過多,

加重空氣中的污染漂浮物……特別是北方進入供暖期後, 很多人家裡都緊閉窗戶, 怕冷氣進來。 室內空氣流通不暢, 不少人的身體抵抗力開始下降, 頻繁被疾病“襲擊”。

專家表示, 通風換氣是改善室內空氣的有效方法。 每天9時~11時、14時~15時是最佳換氣時間, 可將廚房、浴室、客廳裡通風半小時。 如果遇到霧霾, 儘量少開窗通風, 搭配使用空氣淨化器和加濕器。 廚房應安裝淨化效果好的油煙機, 儘量減少高油煙污染的煎炒烹炸, 更不要在室內吸煙。 另外, 每半個月或一個月定期除塵, 降低空氣中的有害顆粒。 還需要提醒的是, 有些高層建築通風效果較差, 開窗時間應相對延長。

我們每家每戶到了晚上都要開燈,

因此在房屋裝修的時候, 大家在挑選燈具的時候就只是關注燈是不是好看, 是不是夠大, 是不是可以更省電, 其實, 我們都忽略了一點, 那就是燈具和我們人體健康的關係。 假如屋子裡面燈太多的話, 不但費電而且還會刺激眼球, 這樣一來更容易讓人產生負面情緒。 大家挑選燈具的時候一定要記得, 客廳、廚房等等地方的燈光要相對強一些, 而臥室、衛生間的等要暗一些, 這樣才更有利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