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八款最去濕氣的祛濕湯

當身體濕氣過重的時候, 就應把身體的多餘的水分代謝出來, 避免導致一些副作用反應, 這時候可以吃一些具有祛濕作用的湯, 能夠提高免疫力水準, 能夠預防身體體質下降, 祛濕湯有很多, 比如說淮山扁豆煲雞湯、陳皮豬肚湯、赤小豆粉葛煲鯪魚湯、芡實煲老鴨湯等等。

1、豬橫脷煲夏枯草

功效:清熱祛濕, 除肝熱

材料:豬橫利500克, 夏枯草、綿茵陳各20克, 生薑4片。

做法: 1、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

2、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薑和豬橫脷一同放入砂煲中, 加水2500ml。 先武火煲滾後轉文火煲約2小時, 調味即可。

2、淮山扁豆煲雞腳

功效:健脾祛濕、舒筋活絡

材料:淮山15克, 扁豆15克, 芡實15克, 苡仁15克, 鮮雞腳200克(約10只), 生薑絲少許。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 切掉腳趾甲。

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薑片一起放瓦煲內, 加水2500ml(約10碗水), 武火煲滾後文火煮2小時。 煮好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3、白術陳皮豬肚湯

功效:健脾燥濕開胃

材料:陳皮10克, 白術30克, 鮮豬肚半個至1個, 砂仁6克, 生薑5片。

制法: 1、先將豬肚洗淨飛水。

2、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 加水約2500ml, 煲滾後改用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 3、取出豬肚切件, 放回鍋內, 再煲30分鐘, 調味即可。

4、赤小豆粉葛煲鯪魚

功效:清熱下火、祛濕潤燥

材料:赤小豆100克, 粉葛750克, 陳皮少許, 鯪魚500克, 生薑3片

做法: 1、赤小豆、陳皮洗淨;粉葛削皮洗淨, 切塊。 2、鯪魚去鱗及內臟, 洗淨, 慢火煎至微黃。 3、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 加入清水2500毫升, 武火煲沸後, 改為文火煲2小時, 放適量食鹽調味便可。

5、芡實煲老鴨

功效:滋陰, 健脾祛濕。

材料:芡實100克, 老鴨一隻。

做法:老鴨宰淨, 芡實放鴨腹內加水2500ml, 武火煲滾後, 文火繼續煲2小時, 加少許鹽服食。

6、眉豆花生煲雞腳

功效:健脾祛濕, 強筋健骨

材料:眉豆80克、花生50克、雞腳4對、冬菇8個、豬瘦肉100克、生薑3片。

做法:配料洗淨, 冬菇去蒂;雞腳洗淨, 切對開;豬瘦肉洗淨, 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 加水2500ml, 武火煲滾後, 改文火煲約2小時。

7、沙葛豬骨湯

原料:沙葛500克, 豬扇骨500克, 眉豆50克, 赤小豆50克, 扁豆50克, 蜜棗2個, 薑2片, 水10碗。

8、薏仁豬腳湯

功效:健脾益胃、利濕、壯腰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