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不用吃苦 四味煮飯煲粥都可入的中藥

煮飯煲粥, 我們每天都在做, 那你有沒有想在往飯粥里加點中藥呢?平時熬出來的中藥實在苦得難以下嚥, 雖然知道療效好, 很多人還是不能接受。 小編為你推薦四味煮飯煲粥可入的中藥, 讓你在平常生活中也能得到中藥的滋補, 而且不用吃苦喔, 快來學習這重要的健康飲食小常識吧!

百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中醫認為, 百合味甘, 微寒, 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而百合煮粥是最常用的“抗燥”良方。 取百合30克(洗淨切碎), 糯米50克, 加水400毫升, 同煮至米爛湯稠, 加冰糖適量, 早晚溫熱服食。

此粥不僅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

還可寧心安神, 適合秋燥伴失眠、多夢者。 對於舌紅、心煩、鼻出血者, 煮粥時可加蓮子30克。

玉竹:滋陰潤肺

玉竹又名葳蕤, 味甘微寒, 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作用。 因本品補而不膩, 養陰而不斂邪, 因此, 秋燥者合併感冒時, 用玉竹效果較好。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 玉竹還可通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起到輔助降低血糖的作用, 特別適合糖尿病合併秋燥者食用。 常用量為10-15克, 水煎代茶飲, 也可與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石斛:滋陰除熱

斛味甘, 微寒, 能養胃生津、滋陰除熱、明目退翳, 對秋燥伴有近視、遠視、輕度白內障者尤為適宜。 可取石斛(6-12克)與菊花適量同煎代茶飲, 有較好的明目潤燥功效。

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發揮作用,

因此應將石斛先煎30分鐘, 再放入菊花同煎5-10分鐘。 另因本品有斂邪的作用, 故感冒初起者忌服, 且大劑量可抑制心臟和呼吸, 因此切勿擅自加量。

二冬:通便潤腸

二冬即天門冬和麥門冬, 在抗燥藥膳中, 通便潤腸的效果顯著。 可將此二冬按1:1的比例放入砂鍋中, 先用冷水浸泡30-60分鐘, 再煎煮20分鐘, 取煎液後, 加溫水再煮, 如此共取煎液3次。 合併煎液, 再以小火將煎液濃縮至膏狀時, 加蜂蜜1杯, 冷卻後裝瓶密封, 置於冰箱冷藏保存。 每日早晚各取1湯匙, 以沸水沖化後飲服。

此類滋陰潤燥的中藥, 易助濕邪, 凡脾胃虛弱、脾虛有濕、陰寒內盛、咳嗽痰多或咳痰清稀者均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