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辨證治療脂肪瘤

文章導讀

皮下脂肪瘤在中醫稱為“痰核”“肉瘤”, 認為它的發病與脾臟有關。 中醫辨證治療脂肪瘤以健脾益氣、理氣化痰為主, 再配合一定的食療、保健措施, 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中醫指出脂肪瘤多因鬱滯傷睥, 痰氣凝結所致。 以皮下肉中生腫塊, 大如桃、拳, 按之稍軟, 皮色不變, 無痛為主要表現的瘤病類疾病。 本病常見於西醫學所指的脂肪瘤。 脂肪瘤中醫不主張手術。 因其只能治其標, 不能治其本。 因人是一個不可分割而相生相剋的有機統一的整體, 只有在臟腑機能正常的狀態下才能維持著人體的生理正常功能。

一旦某一臟腑出現問題, 就會影響到其它臟腑。 不論病因何來, 都是如此。 就中醫來講, 任何脂肪瘤都不可怕, 均是由氣血壅滯瘀阻不通壞死所致。 即或因寒濕陰邪凝滯, 或陽熱溫毒積聚等引起的機體氣、血、津、液、經(脈)絡等阻滯不通, 所造成的瘀滯。 為中醫外科症型。 如病因可分氣、血、寒、熱、痰、濕、陰毒凝滯瘀阻、陽毒熾盛等瘀久敗腐而致。 整體調治, 不失為餘。 痰生百病, “痰氣”無處不到, 無處不行, 無論滯留何處即成痰核(此痰氣非指咳吐之痰)。 其痰核為瘤多發, 形壯大小不一, 分部在全身各個位置。 有的遍身起筋塊如瘤如粟、皮色不變, 或痛或不疼等。

一、氣虛型宜健脾益氣, 化痰散結。

藥用:黃芪30克, 人參、當歸各15克, 茯苓、白術、遠志各12克,

烏藥、香附、木香、貝母、陳皮、川芎各10克, 甘草6克, 大棗7枚。

二、氣滯型宜疏肝解鬱, 化痰散結。

1、藥用:當歸15克, 陳皮、赤芍、白芍各12克, 烏藥、川芎、香附、青皮、木香各10克, 甘草6克, 大棗5枚, 生薑3片。

2、成藥可用:(1)二陳丸, 每次3克, 日2次。 (2)小金片, 每次4片, 日3次。 外敷可用消瘤膏(硼砂、阿魏各等分, 麝香少許, 研細後, 用大蒜搗爛成膏), 醋或薑汁調敷。 亦可以生南星、貝母共研細末, 雞蛋清和米醋調敷。 尚應注意避免過勞, 心情愉快, 睡眠充足;生活規律, 飲食清淡, 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嚴格限制肥甘厚味, 戒煙酒。

三、健脾, 化痰, 活血化瘀

1、白術10 雲苓15 浙貝12 桔梗12 夏枯草18 昆布15

2、陳皮6 枇杷葉12 當歸10 黃芪18 黨參15 淮山18 薏苡仁18

[加減]:

1、全身浮腫者, 加豬苓15 澤瀉12

2、腫瘤堅硬, 加山慈菇18 莪術12 山甲12

3、大便溏泄者, 加肉豆蔻12 神曲15 廣藿香10

以上匯總為中醫辨證治療脂肪瘤的方法, 脂肪瘤患者可以諮詢相關醫師, 採取合適的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