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春節飲食防“病從口入”

春節歡宴, 砧板和刀具是每個家庭都不可缺少的, 然而從衛生的角度分析, 並不是人人都會正確使用。 主要原因是對於砧板和刀具可能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沒有足夠的認識。

家庭中使用砧板及刀具的主要衛生問題是生熟不分。 很多家庭只有一副砧板和刀, 既用來切蔬菜、魚、肉、雞、鴨等生食, 又切白斬雞、醬鴨、醬牛肉等熟食。

殊不知, 由於許多生食品都可能帶有沙門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大腸桿菌、肝炎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若是用糞便作為肥料長大的蔬菜還可能帶有蛔蟲卵、鞭蟲卵等寄生蟲, 水產品含有囊尾蚴、棘口吸蟲,

羊肉含弓形蟲, 豬、牛肉含囊蟲卵等等, 在切這些生食品時, 致病生物就會沾在刀和砧板上。

如果用這些已被污染的工具切不再加熱的食品, 上述致病微生物就會污染到這些食品上, 它們會隨食品進入人體內, 使人得某些疾病。 即使在切熟食品前先進行清洗消毒, 但砧板和刀具的體積較大, 很難用最可靠的煮沸消毒方法, 所以不可能達到徹底消毒的目的。

傳統使用的砧板都是木質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用塑膠砧板, 各有優缺點。 前者的優點是天然, 缺點是笨重、空隙多, 易產生裂隙和藏汙納垢, 不易洗淨, 洗後不容易乾燥, 所以是孳生細菌的重要場所;後者輕巧, 易清洗和乾燥, 但在斬切尤其是剁肉時會使塑膠細粒混入菜肴,

許多人怕有毒。

其實, 食品級的砧板塑膠細粒與木屑一樣無毒, 即使吃下去也不能被人體吸收, 會從糞便中排出。 有人做過試驗, 在每平方釐米的砧板上分別污染大腸桿菌1400萬個, 用自來水沖1分鐘以後, 木質砧板上還存有7萬個, 塑膠砧板上只有600個;如果用洗滌劑清洗, 這兩種砧板上分別還有300及200個。 這也是一些賓館和飯店切熟食都用塑膠砧板的原因。

要防止“病從口入”, 一是至少要準備兩副容易“識別”的刀具和砧板, 將切生食與切熟食的用具分開, 並分開儲放。 二是刀具和砧板使用後要清洗乾淨, 對於木質砧板要用硬質板刷邊沖邊刷, 洗完後豎起來晾乾。

因為在乾燥的情況下可避免刀生銹,

防止砧板上殘存的細菌和黴菌繁殖。 三是切熟食的刀和砧板使用前不但要重新沖洗乾淨, 而且要用開水澆燙, 或用70%酒精擦一遍, 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洗燙後的刀和砧板不應再用抹布擦乾, 因為抹布上的細菌又會重新污染到已消毒的刀和砧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