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食管癌分期 CT的標準原來是這樣

食管癌是日前發病率比較高的消化道疾病, 食管癌患者的嚴重程度往往是通過CT來檢測出來的。 那麼食道癌分期的CT標準是什麼樣的呢?大多數人對此並不是十分瞭解。 其實按照ct狀態來分, 食道癌是分為下列四期的, 只有一期和二期的時候手術根治的效果是最好的, 所以食道癌患者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

CT檢查對食道癌的臨床分期, 治療手段的選擇及預後評估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CT在早期食道癌的診斷中意義不大, 然而有較明顯的臨床體征檢查確診的食道癌絕大多數屬中晚期食道癌。 1981年Moss等提出食管癌CT分期標準:

一期:CT表現為腔內腫塊, 食管壁無明顯增厚, 無縱隔蔓延或轉移;

二期:CT表現為食管壁增厚超過5mm,

但無縱隔蔓延, 脂肪層仍存在;

三期:CT表現為侵犯周圍組織, 可有局部淋巴結轉移;

四期:CT表現為有遠處轉移。

對於一、二期病例進行手術根治效果較好, 五年存活率可達80%以上。 四期患者不宜行手術治療, 只能行放射治療與藥物化療。 對於三期患者半數以上不能手術治療, 應先行放射治療或藥物化療後, 再選擇性行手術治療。

食管炎的症狀

1、胸骨後燒灼感或疼痛

胸骨後燒灼感或疼痛為該病的主要症狀。 症狀多在食後1小時左右發生, 半臥位、軀體前屈或劇烈運動可誘發, 在燒灼感的嚴重程度不一定與病變的輕重一致。 嚴重食管炎尤其在瘢痕形成者, 可無或僅有輕微燒灼感。

2、咽下困難

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繼發性食管痙攣而出現間歇性咽下困難。

後期則可由於食管瘢痕形成狹窄, 燒灼感和燒灼痛逐漸減輕而為永久性咽下困難所替代, 進食固體食物時可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3、出血及貧血

如果患上食管炎的患者, 病情嚴重的話, 則是會出現食管黏膜糜爛而導致出血症狀, 並且多為慢性少量出血。 如果長期出血或者是大量出血的話, 則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4、反酸

餐後、躺體前屈或夜間臥床睡覺時, 有酸性液體或食物從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 此症狀多在胸骨後燒灼感或燒灼疼痛發生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