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健脾明目 蒼術有奇效

蒼術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蒼術的根莖, 以個肥大、堅實、無毛須、氣芳香者為佳, 有健脾祛濕、補虛明目等作用。 對濕盛困脾、倦怠嗜臥、脘痞腹脹、食欲不振、嘔吐泄瀉及目疾內障、外障、青盲、夜盲,

都具良效。

蒼術用來保健治病, 歷代本草均有論述。 《本草綱目》雲:“蒼術, 治濕痰留飲, 或挾瘀血, 及脾濕下流, 濁瀝帶下, 滑瀉腸風。 ”中醫認為, 蒼術的保健作用主在溫暖脾胃, 增進食欲, 健身明目,

延年益壽。 經現代藥理研究, 蒼術能調節胰島細胞功能, 穩定內環境, 提高免疫功能, 增強機體抵抗力, 達到興奮、強壯、激發、提高人體機能的作用。

蒼術配伍食物治療的方法很多, 例舉食療方二則, 以饗讀者。

一、蒼術芝麻粥

蒼術15克, 黑芝麻、核桃仁各30克, 大米60克。

蒼術用紗布包好, 黑芝麻、核桃仁搗碎。 同放砂鍋內加水適量, 文火煮粥, 待米爛粥稠, 取出藥包, 空腹食粥, 每天1次。 此粥對於夜盲症(俗稱雀眼或雞宿眼)有獨特療效, 一般服用5~7天即可治癒。 對視物昏花、兩目乾澀亦有效驗。

二、豬肚煨蒼術

豬肚1只, 蒼術、陳皮各30克。

將豬肚裡外洗淨, 蒼術、陳皮用紗布包好放入豬肚中, 麻線紮緊, 加水適量文火燉煮, 熟後去掉藥包, 趁熱食肚飲湯, 分2天食完。 經常食用可健脾和胃, 消食化滯, 用於慢性胃炎、潰瘍病、胃下垂而見脘腹脹痛、噯氣飽悶、噁心欲吐、食欲不振等, 甚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