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暗訪鴨霸王生產黑作坊:用違規添加劑“日落黃”

文章導讀

鴨霸王深受市民喜愛, 但製作過程中存在濫用添加劑的問題


核心提示 鴨霸王是湖南有名的小吃, 但《法制週報》記者在近日的暗訪中卻發現:一些不法商家製作的鴨霸王表面上色、香、味俱全,

但其背後均有添加劑的影子。

在長沙車站北路的某個鴨霸王加工作坊裡, 蒼蠅飛, 蟑螂爬, 女老闆在加工過程中, 曾添加“日落黃”、“星湖乙基麥芽酚”等神秘物質。 隨後專家告訴記者, 那些添加劑都對人體有害, 而“日落黃”更是被嚴禁添加入鴨霸王、牛肉、醬鹵肉、魚乾等熟肉製品中。 更讓消費者不放心的是, 相關政府部門對此監管責任不明晰, 相互踢“皮球”。

鴨霸王是湖南有名的小吃。 鴨頭、鴨脖、鴨掌、鴨翅、鴨腎、鴨肝等皆可入菜, 連骨頭都酥脆可口, 令人滿口留香。 用傳統方式鹵制出來的鴨霸王顏色鮮豔自然, 口感嫩爽, 保濕性好, 保鮮期長, 既飽口福又滋補強身。

但《法制週報》記者在近日的暗訪中卻發現:一些不法商家製作的鴨霸王表面上色、香、味俱全, 但其背後均有添加劑的影子。 在暗訪中, 有6位“鴨霸王”商家自稱有“秘方”, 雖然最後沒有學到“秘方”, 但記者卻發現了一些不為人所知的秘密:違規用添加劑來調“色”、調“香”。

暗訪 :黑作坊裡蒼蠅飛蟑螂爬

“呷了還想呷, 越呷越有味”。 這是位於長沙四方坪的“黃胖子常德鴨霸王”門店的廣告語。 這種讓消費者“呷了還想呷”的鴨霸王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呢?帶著這一疑問, 9月6日, 記者以想做加盟店為由, 聯繫了該店店主黃老闆。

黃老闆同意面談, 約記者在長沙車站北路附近的一棟民房見面。 記者到時恰逢黃老闆去進貨, 不過屋內有一女老闆和一位老人正在清洗鴨頭。

原來這裡就是鴨霸王的加工點。

記者發現這裡和普通民居並無二樣, 房外沒有懸掛任何標誌, 屋裡也沒有張掛任何許可證件。 記者問為何沒掛證件?女老闆解釋:“這個(證件)查得少, 一般情況下不會查。 ”

記者看到, 剛洗過的鴨頭上面有幾隻蒼蠅飛來飛去, 旁邊的水桶裡泡著一些海帶, 外面汙跡斑斑, 也招來蒼蠅數隻。

記者走進房裡察看:屋子左邊一大一小的兩個鐵桶在燒水, 右邊雜亂地擺滿了諸如鹽、味精等佐料, 旁邊還有只蟑螂在爬, 不遠處懸掛了毛巾、衣服等物品, 正中央的桌上放著一盆紅辣椒。

水燒開後, 女老闆開始往大鐵桶裡放紅辣椒, 然後依次放入鴨腿、鴨頭、鴨腸、雞爪等, 在加工時又放入鹽、味精、雞精等佐料。

奇怪的是, 快起鍋時, 女老闆不知從哪裡拿出一個裝有4罐物品的購物袋, 記者發現其中一罐標籤上寫著“日落黃”, 另一罐寫著“星湖乙基麥芽酚”, 第三罐上沒有任何標記, 還有一罐沒被拿出來使用。

女老闆很自然地用勺子將這些東西往桶裡放。 “這是什麼?”記者問她。 女老闆說:“你學的話自然會告訴你。 ”

9月7日下午, 記者又找到長沙洪山橋附近一個“正宗常德鴨霸王”的加工點。 老闆姓宋, 在洪山橋附近用推車售賣鴨霸王。 其加工點位於一條巷子的幾張檯球桌旁。

記者看到, 屋子裡相當雜亂。 宋老板正從冰櫃裡拿出待加工的原料。 冰櫃下一隻蟑螂爬了出來, 不過並沒有引起他的注意, 屋子裡也沒有懸掛任何許可證。

調查 :所用添加劑涉嫌違規

“日落黃”、“星湖乙基麥芽酚”到底是什麼?記者就此採訪了對食品安全問題頗為關注的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

董金獅告訴記者, 日落黃是一種著色劑, 在GB 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規定:鴨霸王、牛肉、醬鹵肉、魚乾等熟肉製品中不允許添加日落黃。

人如果長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日落黃等色素含量超標的食品, 可能會引起過敏、腹瀉等症狀。 當攝入量過大、超過肝臟負荷時, 會在體內蓄積, 對腎臟、肝臟產生一定傷害。

“星湖乙基麥芽酚”是一種高效多功能的增香、增甜劑以及不良氣味如苦味、澀味及騷味的驅除劑, 其還能改善口感和延長食品的儲存期。

前段時間引起消費者關注的“一滴香”的主要成分便是乙基麥芽酚。

據董金獅介紹, 消費者過量食用乙基麥芽酚, 可能導致頭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 甚至損傷肝、腎。 此前火鍋中加“一滴香”曾引起廣泛質疑。 家住長沙湘江世紀城的陳先生告訴記者, 他擔心的並不是乙基麥芽酚本身, 而是“商家為什麼要加這種增香劑?是不是因為原料已變質, 要用添加劑去掩蓋氣味?”

記者採訪了從事鴨霸王生意多年的范先生。 “辣得出汗的那種辣, 很可能是用了辣椒精。 ”范先生說, 正規的商家一般不使用辣椒精, 而是用天然的辣椒控制辣度。 辣椒精是一種天然食品成分的提取物, 它能製造出辣椒所不能企及的高辣度, 所以對黏膜的損傷很大。

“色”用日落黃來著,“香”用乙基麥芽酚來增,“味”用辣椒精來調。這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呢?范先生說,不法商家濫用添加劑的比較多,而正規商家則規範些。

現狀 :鴨霸王市場需求大名店少

鴨霸王是湖南有名的小吃。商家一般這樣介紹:鴨霸王以香、麻、辣味為主,入口時不麻不辣,一旦停口則香辣無比,回味無窮。夏日可開胃,冬天可驅寒。

9月5日,記者來到一家鴨霸王培訓製作公司諮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培訓費用是1580元,來參加培訓的顧客每年至少幾百人。“鴨霸王在長沙的小吃中,地位不亞於臭豆腐和燒烤。”

資料顯示,在洪山橋長沙學院的小吃一條街上,賣鴨系列食品的商家有6家,其中3家有門面,另3個是小攤販。在四方坪商貿城附近也有6家賣鴨系列食品的商家,同樣3家門面,3家小攤販,而打“常德鴨霸王”牌子的就有3家。

雖然湖南人對“常德鴨霸王”這幾個字不陌生,但真正把“常德鴨霸王”做出品牌的商家卻少之又少。這正是鴨霸王目前的尷尬:市場需求量大,但有名的鴨霸王門店卻屈指可數。

目前鴨霸王的加工一般有兩種個管道:一是商家買回原料後自己加工,二是一些較有名的連鎖店由總公司統一加工再配送。記者曾試圖聯繫生產鴨系列食品中較有名氣的公司進行採訪,但都遭到了拒絕。

投訴 :絕味鴨脖拒公佈原料

長沙絕味軒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生產的絕味鴨脖是不少長沙市民的心頭好。近日,長沙市民岳月(化名)向《法制週報》投訴稱,她在絕味鴨脖(四季美景店)購買了7.5元的鴨脖。“我當時看見塑膠袋上寫著他們的產品加了20余種天然香料,就問營業員到底加了哪些香料。結果營業員稱她自己都不知道,要我去問總公司。” 岳月認為,商家侵犯了她的知情權。

記者看到,絕味鴨脖的包裝袋上確實寫著:“絕的工藝:20余種天然香料,39道工序精心打造。”

對此,湖南萬和聯合律師事務所李健律師表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李健說,一般商家會以商業機密來回復消費者。但在他看來,20余種天然香料只能算是配方,用這些香料生產鴨脖的流程、工藝、劑量才能算是商業機密。

9月7日,記者前往長沙絕味軒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前臺以領導很忙為由拒絕接受採訪。

存在監管盲點

小商販加工鴨霸王誰來監管?9月7日,記者撥通了長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熱線。接線員稱:“流動商販不屬於工商的監管範圍,你要諮詢城管局。”而長沙市城市管理局12319熱線的接線人員稱:“如果是食品安全問題的話,應該由工商部門處理。”

租一間民居來加工鴨霸王,加工後拿到有營業執照的店面銷售,類似“黃胖子常德鴨霸王”這種現象又該由誰監管?記者撥通了長沙市衛生監督所的電話,得到的答覆是:“這不屬於我們監管,要找工商。”工商部門的答覆是:“加工作坊的話,由質監部門頒發證照。”記者又撥打了長沙市品質技術監督局的投訴舉報電話。工作人員稱,如果工廠在長沙的話,確歸質監部門監管,要求記者撥打12365熱線。但在9月7日下午,記者多次撥打12365,對方均一直處於盲音中。

值得一提的是,為規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的生產經營行為,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近日,湖南省衛生廳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湖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食品小作坊使用的原輔材料、食品添加劑應當符合國家規定和有關標準,進貨記錄台賬需保存兩年以上;嚴禁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

湖南省衛生廳廳長、省食安辦主任張健曾在一次會議上指出,小作坊和流動攤點的確是一個監管的盲點。“目前在《食品安全法》裡找不到這些地方出了問題該由哪個地方負責,所以我們要細化、明確這些責任,強化機構設施的建立。”

“色”用日落黃來著,“香”用乙基麥芽酚來增,“味”用辣椒精來調。這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呢?范先生說,不法商家濫用添加劑的比較多,而正規商家則規範些。

現狀 :鴨霸王市場需求大名店少

鴨霸王是湖南有名的小吃。商家一般這樣介紹:鴨霸王以香、麻、辣味為主,入口時不麻不辣,一旦停口則香辣無比,回味無窮。夏日可開胃,冬天可驅寒。

9月5日,記者來到一家鴨霸王培訓製作公司諮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培訓費用是1580元,來參加培訓的顧客每年至少幾百人。“鴨霸王在長沙的小吃中,地位不亞於臭豆腐和燒烤。”

資料顯示,在洪山橋長沙學院的小吃一條街上,賣鴨系列食品的商家有6家,其中3家有門面,另3個是小攤販。在四方坪商貿城附近也有6家賣鴨系列食品的商家,同樣3家門面,3家小攤販,而打“常德鴨霸王”牌子的就有3家。

雖然湖南人對“常德鴨霸王”這幾個字不陌生,但真正把“常德鴨霸王”做出品牌的商家卻少之又少。這正是鴨霸王目前的尷尬:市場需求量大,但有名的鴨霸王門店卻屈指可數。

目前鴨霸王的加工一般有兩種個管道:一是商家買回原料後自己加工,二是一些較有名的連鎖店由總公司統一加工再配送。記者曾試圖聯繫生產鴨系列食品中較有名氣的公司進行採訪,但都遭到了拒絕。

投訴 :絕味鴨脖拒公佈原料

長沙絕味軒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生產的絕味鴨脖是不少長沙市民的心頭好。近日,長沙市民岳月(化名)向《法制週報》投訴稱,她在絕味鴨脖(四季美景店)購買了7.5元的鴨脖。“我當時看見塑膠袋上寫著他們的產品加了20余種天然香料,就問營業員到底加了哪些香料。結果營業員稱她自己都不知道,要我去問總公司。” 岳月認為,商家侵犯了她的知情權。

記者看到,絕味鴨脖的包裝袋上確實寫著:“絕的工藝:20余種天然香料,39道工序精心打造。”

對此,湖南萬和聯合律師事務所李健律師表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李健說,一般商家會以商業機密來回復消費者。但在他看來,20余種天然香料只能算是配方,用這些香料生產鴨脖的流程、工藝、劑量才能算是商業機密。

9月7日,記者前往長沙絕味軒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前臺以領導很忙為由拒絕接受採訪。

存在監管盲點

小商販加工鴨霸王誰來監管?9月7日,記者撥通了長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熱線。接線員稱:“流動商販不屬於工商的監管範圍,你要諮詢城管局。”而長沙市城市管理局12319熱線的接線人員稱:“如果是食品安全問題的話,應該由工商部門處理。”

租一間民居來加工鴨霸王,加工後拿到有營業執照的店面銷售,類似“黃胖子常德鴨霸王”這種現象又該由誰監管?記者撥通了長沙市衛生監督所的電話,得到的答覆是:“這不屬於我們監管,要找工商。”工商部門的答覆是:“加工作坊的話,由質監部門頒發證照。”記者又撥打了長沙市品質技術監督局的投訴舉報電話。工作人員稱,如果工廠在長沙的話,確歸質監部門監管,要求記者撥打12365熱線。但在9月7日下午,記者多次撥打12365,對方均一直處於盲音中。

值得一提的是,為規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的生產經營行為,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近日,湖南省衛生廳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湖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食品小作坊使用的原輔材料、食品添加劑應當符合國家規定和有關標準,進貨記錄台賬需保存兩年以上;嚴禁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

湖南省衛生廳廳長、省食安辦主任張健曾在一次會議上指出,小作坊和流動攤點的確是一個監管的盲點。“目前在《食品安全法》裡找不到這些地方出了問題該由哪個地方負責,所以我們要細化、明確這些責任,強化機構設施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