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愛插話是心理焦慮?

我們從小就知道, 在別人說話的時候隨便打斷, 是非常無禮的表現。 儘管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 你可能還是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很熱衷交談, 當別人闡述自己觀點時, 他們喜歡打斷別人, 談論自己的看法。 這樣的人往往會讓人厭煩, 不願與其交流。

據《資訊時報》報導,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 那些愛打斷他人談話的人, 很可能是沒有完成從青春期自我向成人期過渡的階段, 沒有在社會中找准自我的角色, 自我認同不良的心理焦慮導致他們不斷在與他人交談中打斷別人, 不斷重複青春期的那種自我防禦的談話機制。

他們過分關注自我內心的感受而誤以為周圍的人都不大能理解自己, 所以也就不大能去照顧別人的真實感受, 並且他們往往會曲解別人, 以為大家都在對自己指手畫腳、品頭論足, 所以, 自我中心化的說話方式成了他們的一種自我防禦與保護機制。

要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就要不斷地調整自我認同機制, 達到一種良性的認同。 同時, 當要打斷別人時, 提醒自己“多給別人一些表達的機會, 並從中找到自我發展的資源, 獲得人際雙贏”。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這類人, 你可以起初多給他們一些自我表達的機會, 傾聽他的觀點, 然後用語言暗示他, “現在我可以說了嗎­”你也可以善意提醒他, “希望我說的時候,

你先不要插話, 好嗎­”這種方式會提醒他調整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 與他人更順暢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