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減肥

針灸減肥讓你好身材秀出來

早在1948年, 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在國際疾病分類中將肥胖列為一種疾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 肥胖是指身體內脂肪過度蓄積以致破壞體形, 而且威脅健康的一種疾病狀態。 因此, 肥胖不再簡單地意味著外在的不美觀。 醫學界也普遍意識到, 肥胖不僅是引起其他疾病的危險因素, 其本身就是一種慢性疾病。

根據有關部門的資料統計, 我國成年人中大約有1/5的人體重過重, 1/10屬於肥胖;45歲以上男性超過四成有肥胖的傾向, 女性更是達到一半以上。 研究發現, 肥胖除了造成肥胖者自身的心理負擔, 使其缺乏自信,

影響生活和工作外, 更重要的是, 它還是引起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骨關節炎、膽結石、呼吸道疾病和某些癌症等多種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中老年人容易患上肥胖症呢?雖然原因很多, 但最主要的是, 成年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 機體瘦體成分(除了脂肪以外的組織, 包括肌肉、骨骼、體液等)逐漸減少, 進而導致基礎代謝水準越來越低。 有資料表明, 人的基礎代謝在25歲左右開始走下坡路。 因此,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人到了40歲時就要減少5%左右的熱量攝取, 到了50歲時再減少5%左右, 到了60歲時, 人的基礎代謝已大幅度下降, 那麼熱量的攝取再減少10%。 也就是說, 人到了60歲以後熱量攝入應該比40歲時減少20%以上。

否則中老年人攝入熱量過多卻又消耗不了, 那麼肯定會胖起來。

針灸減肥的優點

中醫理論認為, 肥胖病的發生與人體的脾、胃、腎三個臟腑功能失調有著密切的關係, 運用針刺療法對其相應的穴位進行刺激, 疏通經絡中阻滯的氣血, 調整脾、胃、腎的功能, 使之相互協調, 以達到減肥減重的目的。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 中醫針灸就開展了對肥胖症的減肥治療以及調理的研究, 首先應用的是耳穴治療, 以後逐漸發展到體針治療及多種方法的治療。

中醫針灸減肥的另一個特點, 就是針灸的雙向調節作用, 通過對穴位的刺激, 同時有“補”和“瀉”的作用, 既針對疾病治療, 又可提高機體自身的免疫力, 將人體的機能調整到一個良性的活動狀態下。

所以針灸減肥是治療和調理相結合的一種方法。

針灸減肥經濟安全, 方法多樣, 取效較快, 並有操作簡單、痛苦較小、副作用少等優點, 所以受到了廣泛歡迎。

針灸減肥時, 患者的饑餓感不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同時也不會產生全身不適的感覺。 針灸減肥能達到“不腹瀉、不厭食、不乏力”, 因此是科學的、綠色的、健康的減肥方法。

針灸減肥適合哪些人

肥胖症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單純性肥胖症, 另一類是繼發性肥胖症。

繼發性肥胖症主要是在神經-內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基礎上所發生的肥胖, 在肥胖症中所占的比例特別少, 僅為5%左右, 故又稱為“病理性肥胖”;而生活中所遇見的肥胖症多數都是單純性肥胖,

它沒有明顯的內分泌和代謝方面的疾病。 單純性肥胖主要是由遺傳因素和後天的營養過剩所引起的, 占肥胖總人數的95%左右, 而中醫針灸減肥的主要對象就是這類患者。

2003年,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根據對我國人群大規模測量資料, 匯總分析了體重指數與相關疾病患病率的關係, 並提出對中國成人判斷超重肥胖程度的界限值。 具體如下 體重指數《 18.5為體重過低, 在18.5~23.9之間為體重正常, 在24.0~27.9之間為超重, ≥28為肥胖。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體重指數(BMI)計算法是 體重指數(千克/米2)=體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

需要注意的是, 根據體重指數判斷是否肥胖不適合以下人群 生長期兒童、不能準確測量身高的老年人、運動員和肌肉發達者以及孕婦。

另外, 還可以根據腰圍診斷肥胖 男性腰圍≥85釐米為超重, ≥95釐米為肥胖;女性腰圍≥80釐米為超重, ≥90釐米為肥胖。 腰圍反映的是內臟脂肪的含量, 所以測量腰圍也是一種衡量肥胖的好方法, 可以和體重指數結合起來判斷。

針灸減肥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目前, 社會上針灸減肥名目繁多, 治療機構也是魚龍混雜, 所以我們要鄭重提醒大家, 如果您決定選擇中醫針灸治療肥胖, 一定要到獲得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的、有執業資格的醫療單位就診, 在專業醫生指導和治療下進行減肥和調理。

同時我們要告誡大家, 在針灸減肥過程中, 千萬不要急於求成, 一定要循序漸進。 在正常情況下, 我們的治療標準是每週減0.5公斤,

也就是每個月減2公斤, 這樣減肥者的體重才不容易反彈。 針灸治療的一個療程是3個月。 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和專業醫生一起制訂一個減肥計畫, 並和飲食、運動相結合。

還應注意的是, 雖然針灸對單純性肥胖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但肥胖患者在取得療效後應再鞏固治療1~2個療程, 以防體重回升。

在進行針灸減肥的同時, 還要做些什麼

在針灸治療和調理肥胖症的同時, 肥胖患者應該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 改變過去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調整飲食結構。 中老年肥胖患者應該遵循下列原則

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平時我們食用的穀類、面類等食物, 主要含碳水化合物, 如果攝入過多, 剩餘熱量就會轉化成脂肪貯存起來, 所以必須限制這類食物的攝入。

限制脂肪的攝入量 主要是限制食油、肥肉等含脂肪量高的食物。對於一個肥胖者而言,他所攝入的熱量低於正常人,才能促進分解燃燒體內多餘的脂肪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在減肥膳食中,每日進食脂肪量應限制在40克左右。

我們在這裡所說的限制飲食,是指在醫生指導的一定範圍內控制飲食的入量。很多人為了減肥,採取過度節食的辦法,似乎只有吃得少了、饑餓了才能減肥。但專家認為,減肥應該告別過度節食,而關鍵是減少脂肪的攝入和增加能量的消耗,這樣才是科學的。

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 魚類、蛋類、瘦肉及豆製品等,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不僅具有構成身體組織的功能,還具有供給熱量和調節生理功能的作用。因此,對肥胖者來說減少熱量供應,主要是減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應,而不是將蛋白質減少。在減肥膳食中,一般每天進食蛋白質需100克左右。

保證無機鹽和維生素的供給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是保障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應多食蔬菜,由於蔬菜內含的纖維素在體內無法消化且能促進胃腸蠕動,因此,不僅可滿足飽脹感和減少體內的熱量儲備,還可促進排便。

控制食鹽的攝入量 食鹽具有親水性,如果攝入的食鹽過多,不僅會導致體內的水瀦留,還會增加人體的血容量與體重。同時,食鹽攝入過多,易導致高血壓、心臟病等多種疾病。因此,平常我們應該控制食鹽的攝入量,我國正常人每日食鹽入量應限制在6~8克,而肥胖患者食鹽攝入量應限制在5克左右。

配製適於長期食用的膳食 控制飲食是減肥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選擇食物品種與烹調方法時,既要保證食物的熱量低、體積不變和營養全面,又要保證色、香、味的配合與食物品種的經常變化,以使患者持之以恆,達到減肥的目的。

中老年肥胖患者除了在飲食上注意外,還必須加強運動。但在開展體育運動之前,一定要對自己的身體進行一個全面的檢查,尤其是心腦血管方面。

中老年人的運動內容包括 慢跑、快速走、騎自行車、游泳、跳繩、踢毽、簡單的器械運動等(任選一項或交替進行)。每次活動30~45分鐘,每週3~4次,運動時的心率控制在 最高心率×(60%~70%)(最高心率=220-年齡)。運動強度要循序漸進,如出現心臟跳動異常、胸悶、憋氣、頭暈、頭痛、腹痛、感冒、發熱或運動系統損傷等,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去醫院就診。

所以必須限制這類食物的攝入。

限制脂肪的攝入量 主要是限制食油、肥肉等含脂肪量高的食物。對於一個肥胖者而言,他所攝入的熱量低於正常人,才能促進分解燃燒體內多餘的脂肪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在減肥膳食中,每日進食脂肪量應限制在40克左右。

我們在這裡所說的限制飲食,是指在醫生指導的一定範圍內控制飲食的入量。很多人為了減肥,採取過度節食的辦法,似乎只有吃得少了、饑餓了才能減肥。但專家認為,減肥應該告別過度節食,而關鍵是減少脂肪的攝入和增加能量的消耗,這樣才是科學的。

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 魚類、蛋類、瘦肉及豆製品等,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不僅具有構成身體組織的功能,還具有供給熱量和調節生理功能的作用。因此,對肥胖者來說減少熱量供應,主要是減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應,而不是將蛋白質減少。在減肥膳食中,一般每天進食蛋白質需100克左右。

保證無機鹽和維生素的供給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是保障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應多食蔬菜,由於蔬菜內含的纖維素在體內無法消化且能促進胃腸蠕動,因此,不僅可滿足飽脹感和減少體內的熱量儲備,還可促進排便。

控制食鹽的攝入量 食鹽具有親水性,如果攝入的食鹽過多,不僅會導致體內的水瀦留,還會增加人體的血容量與體重。同時,食鹽攝入過多,易導致高血壓、心臟病等多種疾病。因此,平常我們應該控制食鹽的攝入量,我國正常人每日食鹽入量應限制在6~8克,而肥胖患者食鹽攝入量應限制在5克左右。

配製適於長期食用的膳食 控制飲食是減肥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選擇食物品種與烹調方法時,既要保證食物的熱量低、體積不變和營養全面,又要保證色、香、味的配合與食物品種的經常變化,以使患者持之以恆,達到減肥的目的。

中老年肥胖患者除了在飲食上注意外,還必須加強運動。但在開展體育運動之前,一定要對自己的身體進行一個全面的檢查,尤其是心腦血管方面。

中老年人的運動內容包括 慢跑、快速走、騎自行車、游泳、跳繩、踢毽、簡單的器械運動等(任選一項或交替進行)。每次活動30~45分鐘,每週3~4次,運動時的心率控制在 最高心率×(60%~70%)(最高心率=220-年齡)。運動強度要循序漸進,如出現心臟跳動異常、胸悶、憋氣、頭暈、頭痛、腹痛、感冒、發熱或運動系統損傷等,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