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百立樂:嬰幼兒奶粉是良心事業

自從2008年爆發三聚氰胺事件後, 中國乳製品行業的信用為之一落千丈。 2010年10月國務院發佈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要求整頓乳品市場, 隨後國家質檢總局又下發了乳品企業生產許可資格重新審核與換證的通知。 截止到2012年3月, 申報受理的1176家乳品企業中, 僅有643家通過審核。 此次通過率只有55%的奶業整頓被業內稱為最嚴厲的中國乳業大整頓。

近日, 記者為此採訪了百立樂產品負責人羅曉女士, 羅曉女士表示國內奶粉行業也應該向國際標準看齊。 企業確保食品安全的關鍵或焦點,

不能僅著眼於產品的品質檢測手段, 更要對生產中的工藝標準和過程進行控制。 國內企業尤其要提高對嬰幼兒食品的重要性的認知:“嬰幼兒配方奶粉不是一般的食品, 而是嬰幼兒的糧食, 應該是作為糧食來考察、生產和管理, 從源頭開始把關。 從牧場、種牛、到牛奶的採集與檢測, 再到生產工藝與配方, 一直到灌裝, 都應該有嚴格的標準把控。 ”

以瑞士原裝進口奶粉百立樂為例, 其生產商是瑞士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赫爾達夫集團。 作為赫爾達夫集團的巔峰之作, 百立樂嬰幼兒配方奶粉在生產、流通過程嚴格執行歐盟標準, 符合歐盟食品可追溯系統執行標準和GFSI全球食品安全倡議等各種要求, 通過英國零售商協會、國際ISO9001:2000品質管制體系等權威認證,

這些標準使得百立樂嬰幼兒配方奶粉成為了“瑞士製造”品牌中的典範。

值得一提的是, 現在乳業的生產模式基本分為兩種:“散戶+企業”和“牧場+企業”。 國內企業採用的“散戶+企業”雖然成本較低, 但是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這種模式下奶牛屬於牧民自有, 且分散飼養, 企業只是定期收購牧民手中的牛奶。 從奶牛飼養到擠奶過程到鮮奶儲存, 整個環節都沒有得到有效監控和把關。 在瑞士, 以赫爾達夫集團為代表, 所採用的是相對能保障安全的“牧場+企業”模式。 即從飼養、擠奶到儲存、運送有一套標準化程式, 並時時監控, 整個環節當中不僅控制了微生物指標, 也杜絕了包括摻假的問題,

從而在根源上有效確保奶粉的高品質。

羅曉女士進一步認為:“嬰幼兒奶粉產業是良心事業, 關乎人類社會的健康與未來, 百立樂將秉承‘用乳品傳遞健康’的理念, 堅持以‘源于良心的品質’為中國家庭提供高標準、安全可靠、健康優質的嬰幼兒奶粉, 與消費者共同見證中國下一代的成長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