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小時候胖,長大了“喝水也長肉”

醫生在門診中發現, 很多肥胖兒童的家長都有這樣的心態:孩子吃得胖長得壯是好事, 如果覺得肥胖形象不佳, 長大後減肥就可以了。 其實, 人在成長過程中, 脂肪的增長會經過3個關鍵期:出生前3個月、嬰兒期以及11歲~13歲。 如果在這三個時期過胖, 那麼孩子今後很可能屬於“喝口水也會長胖”的體質。

究其原因, 還要從肥胖的兩個分類說起。 首先, 人體脂肪細胞數目在以上三個關鍵期中, 增生最為活躍, 一旦增生過度發生肥胖, 可引起脂肪細胞增多型肥胖。 正常人的脂肪細胞個數大約有250億~280億, 而肥胖的孩子這個數量可以達635億~905億,

是正常人脂肪細胞數的3倍。 其次, 不在以上三個脂肪細胞增殖期, 比如幼兒期、成人期發生的肥胖, 稱之為脂肪細胞體積增大型肥胖, 即脂肪細胞體積增大而數目正常。

脂肪細胞增多型肥胖是最難治療的, 即使孩子成年後辛苦減肥,

也極易反彈。 而脂肪細胞體積增大型肥胖相對容易控制, 減肥也容易見到成效。 所以, 11歲~13歲是控制兒童肥胖的最後一道關, 若青春期肥胖仍未被控制, 則約有80%的肥胖兒可發展為成人肥胖。

肥胖兒有七大身心問題

01

易出現脂肪肝

重度肥胖兒童脂肪肝的發病率高達80%, 而兒童肥胖就是誘發脂肪肝的重要因素。

02

血脂易高

肥胖兒童血脂明顯高於正常兒童, 而血脂紊亂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因素。

03

出現高胰島素血症

肥胖兒童普遍存在高胰島素血症, 這是因為身體為了維持糖代謝需要, 長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島素, 長此以往, 就會導致胰島抵抗, 易引發2型糖尿病。

04

易患呼吸道疾病

肥胖兒童由於胸壁脂肪堆積, 壓迫胸廓擴張受限,

易影響肺通氣功能, 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 易患呼吸道疾病。

05

易患消化系統疾病

肥胖兒童消化系統疾病的患病率是15%, 明顯高於正常兒童(4%)。

06

抵抗力下降

肥胖兒童的免疫功能低下, 易患感染性疾病。

07

影響孩子智力和心理

部分肥胖兒童活動、學習、交際能力低, 久而久之會出現抑鬱、自卑, 使兒童對人際關係敏感、性格內向、社會適應能力低, 影響兒童心理健康。

警惕三類“偽科學餵養”

一些前來門診看兒童肥胖的家長, 會有一樣的困惑:自己明明是科學餵養的, 為什麼孩子還是會肥胖呢?

排除病理性肥胖, 在就診的95%以上的幼兒中, 都是單純性肥胖, 後天環境因素是其發生的重要原因。 而在這後天因素中, 所謂的“科學餵養”是主要原因。

>>>>

問題1:不吃垃圾食品, 魚、肉過量吃。

很多家長都知道油炸食品、洋速食會導致孩子肥胖, 這類垃圾食品早已上了黑名單。 但是, 一些家長看來健康營養的食物, 如魚蝦蟹、牛肉、雞肉等, 如果不設限地給孩子吃, 同樣會導致肥胖。

>>>>

問題2:不喝可樂, 卻把乳酸類飲料和純果汁當水喝。

很多家長會限制孩子喝可樂、碳酸飲料, 但不限制孩子喝牛奶、純果汁飲料, 或是乳酸類飲料, 因為他們覺得這類飲品營養價值高, 可以助孩子長身體。 但這類飲品的熱量都頗高, 比如喝1瓶450毫升的鮮橙果汁, 每一百毫升就會產生186千焦的能量, 按熱量值換算, 喝1瓶相當於吃了50克米飯。 如果不控制孩子每天的飲用量, 同樣會導致發胖。

>>>>

問題3:大米飯、麵食等精細食物吃過量。

有些家長讓孩子吃飯時, 總是喜歡把飯盛得很滿, 還會要求孩子“再多吃一口”。 對這些澱粉類食物的攝入量不進行控制, 孩子也會發胖。 此外, 現在人們食用的精細食物多, 粗糧少, 纖維素含量低的食物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也更易使人產生饑餓感, 會使人吃得過多。

預防“小胖墩”有三個方法

1.分餐盤, 均衡飲食。 每天攝取的三大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都要控制攝入量, 不要無節制地吃。 孩子添加輔食後, 2周歲之前, 父母要給孩子單獨做飯, 控制攝入量。 而等孩子過了2周歲之後, 雖然和父母可以吃同樣的食物, 但父母也應該給孩子準備一個多格餐盤, 這樣既可以保證食物多樣化, 又可以有效控制孩子的食物攝入量。

2.培養孩子運動愛好。 可以讓孩子進行游泳、慢跑、跳繩等運動。 如果孩子沒有喜愛的運動項目, 那麼家長也要想辦法製造機會讓孩子“運動”起來。 比如不坐電梯, 一般爬樓梯20分鐘消耗的運動量相當於慢跑1小時;也可以吃完飯帶孩子散步等。

3.讓孩子做家務。 大部分肥胖孩子都有一個通病, 那就是懶。

很多家長寵愛孩子, 喜歡大包大攬, 諸如洗澡、穿衣、系鞋帶等小事, 全由父母代勞。 久而久之, 吃得多動得少就會發胖。 一旦孩子發胖後, 動作變得遲緩後就更不願意動了, 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 父母一定要多給孩子機會做力所能及的事, 讓孩子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