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洗澡不能落的保健點

我們洗澡時, 往往只注意清潔自己的肌膚, 卻忽略了熱水及浴室溫度所帶來的意想不到的功效。 從中醫角度講, 洗澡時利用“水熱”條件, 適當按摩一些平時不太注意的部位, 也是一個養生過程, 對健康很有好處。

頸後部:提升陽氣, 預防感冒。 中醫認為, 督脈為陽脈之海, 總領一身陽氣, 而頸後部那個最凸起的地方是大椎, 為三陽、督脈之會, 也就是說, 全身的陽氣都在大椎穴處交匯。 用熱水沖洗這一要穴, 對風寒感冒、咳嗽、頭痛等都有輔助治療效果。

三角窩:降壓通便, 緩解失眠。 耳朵上面有個三角區叫做“三角窩”,

這裡有兩個耳穴, 一個是角窩上耳穴, 別名“降壓點”, 位於三角窩前1/3的上部;另一個是角窩中耳穴, 別名“喘點”“便秘點”, 位於三角窩中1/3處。 洗澡時, 用熱水清洗並配合按摩對輔助降壓及緩解便秘都有很好的效果, 還有利於改善失眠。

腋下:防治循環系統疾病。 腋下就是老百姓俗稱的“胳肢窩”, 有一個重要的穴位——極泉穴, 它在腋窩頂點的腋動脈搏動處。 中醫認為, 按摩極泉穴有寬胸寧神的功效, 可輔助治療冠心病、腦血管病後遺症等疾病。 按摩方法最簡單的是按壓, 用左手按右腋窩, 右手按左腋窩, 用拇指指肚選中極泉穴, 反復揉壓直至出現酸、麻、熱的感覺為度。

小腿肚:燃燒脂肪, 緩解疲勞。 熱水沖洗小腿肚可快速提高體溫,

加速血液迴圈和身體新陳代謝, 有效燃脂。 同時, 小腿肚上的“承山穴”是一個有效的“解乏穴”, 用力伸直小腿或抬起腳跟時, 小腿肚上會出現一個類似“人”字型的凹陷, 凹陷的尖角處就是它。 若在沖洗的同時, 經常配合按壓此穴, 能舒筋活絡、壯筋補虛, 對緩解腰背疼痛、小腿痙攣等有很大的幫助, 在緩解肌肉緊張的同時, 還能有效消除疲勞感。

腳心:益精補腎, 防止早衰。 中醫認為, 腳心的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蹠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當你用力彎曲腳趾時, 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就是湧泉穴)是濁氣下降的地方, 經常沖洗、按摩此穴, 可益精補腎、強身健康、防止早衰。 大家洗澡時, 可兩手互相擦熱後, 用左手心按摩右腳湧泉穴,

右手心按摩左腳湧泉穴, 每次100下, 以搓熱雙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