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皮膚病久治難愈 抓住4要素是關鍵

不少得了皮炎、濕疹、 銀屑病等皮膚病的病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好好壞壞, 反反復複太纏人了。 皮膚病專家洪淑珍主任醫師說, 濕疹是慢性、復發性、過敏性皮膚病。 它是因體內存在一些濕毒和濕熱而導致體表症狀的一種瘙癢症, 由於遺傳過敏體質與其複雜的內、外因素而誘發致病, 可劇烈瘙癢、頻繁發作, 常使病人煩躁而加重病情。

怎樣才能更有效的治療和防範濕疹對身體的侵害?洪淑珍主任醫師指出, 阻斷濕疹發病的四要素很關鍵。

耐心才能見效果

根據病情發展階段濕疹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

不同類型治療方法完全不同, 且根據皮膚症狀變化需要調整用藥, 所以濕疹的治療, 不是一次就可以 。 濕疹的治療需要遵循個體化, 並不能因為皮膚是外在器官, 隨意外抹藥物, 外用藥物的種類、濃度以及基質的類型, 對皮膚的癒合存在直接的關聯, 切不可圖一時療效擅自外購藥物。 醫生和患者要共同耐心、細緻的尋找誘發因素, 阻斷病因可以收到滿意的效果。

日常保健很重要

恰當的日常保健可以加快濕疹的痊癒, 對皮膚屏障的恢復, 防止復發至關重要。 濕疹患者應減少洗浴, 避免化學物質的刺激;應遵循醫囑外用藥物, 按照季節調整外用藥物劑型;應按人體不同皮膚部位選擇外用藥物;保護好皮膚脂膜的屏障功能。

阻斷誘發因素防復發

濕疹是以遺傳易感體質為基礎, 各種複雜的誘因致病, 精神壓力, 飲食, 藥物可作為發病誘因。 當人體長期處於不良環境中, 如接觸污染源等, 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失調、紊亂, 造成對環境的不耐受, 引發過敏反應。 所以, 建議過敏體質的患者, 應注意觀察環境因素對濕疹的影響。

中醫調理防復發

怎樣防止皮炎、濕疹、銀屑病等皮膚病反復?患者要少用激素藥物, 其見效雖然很快, 但往往副作用大, 長期使用很容易導致患者皮膚萎縮變薄、觸痛、毛細血管擴張、真菌感染, 激素依賴性皮炎等後果。 皮膚病患者可採用調養並舉、內外兼修的中醫方法治療。 通過中醫等方法治療, 一方面可改善患者瘙癢、腫痛、脫皮、紅腫、皮膚潰爛等症狀,

並改善皮膚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使皮膚滋潤, 恢復如新;另一方面通過中醫整體調理患者臟腑功能, 可增強患者機免疫力和體抵抗力, 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