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西醫治療患者一旦發生藥物過敏性休克,立即停藥,就地搶救,並迅速報告醫生,並按以下方法進行。 1、立即平臥,遵醫囑皮下注射腎上腺素1毫克,小兒酌減,注意保暖 。 2、給予氧氣吸入,呼吸抑制時應遵醫囑給予人工呼吸,必要時配合施行氣管切開。 3、發生心臟驟停,立即進行心臟復蘇等搶救措施 。 4、迅速建立靜脈通路,補充血容量。 5、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生命體征,尿量,及其它臨床變化。 6、準確地記錄搶救過程。
過敏性休克中醫治療 1、陰竭陽脫證 證候:使用青黴素、鏈黴素等藥物後,卒然胸悶心悸,呼吸困難,昏迷,抽搐,大汗淋漓, 或汗出如珠如油,甚則呼吸微弱,肢厥,脈微欲絕等。 治法:固陰回陽。 主方:參附湯 用法:立即靜脈注射參附注射液,或生脈注射液,隨後服用參附湯。 加減:汗多,加山茱萸;抽搐,加蟬衣、全蠍、荊芥。
風毒熾盛證 證候:使用青黴素、鏈黴素等藥物後,卒然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皮膚瘙癢,出現風疹,甚至昏迷、抽搐,脈浮弦。 治法:疏風胸毒。 主方:宣毒發表湯 加減:抽搐,加僵蠶、鉤藤。 其他療法:風厥屬於急危重病,應爭分搶秒進行搶救,稍有延緩,則有性命之虞。應去枕平臥,給氧,保持呼吸道通暢,緊急情況下應插管給氧,或氣管切開。 立即皮上注射0.1%腎上腺素0.5-1mL,同時靜脈推注地塞米松10mg;並可用異丙嗪、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等急救。 針炙療法:急刺人中、湧泉、百會等穴;或炙百會、氣海、神厥;或十宣穴放血。 今後應禁止使用青黴素、鏈黴素、免疫血清或食用蝦類等引發本病的藥物或食物等。
症狀體征症狀及診斷(一)血壓急劇下降至休克水準,即10.7/6.7千帕(80/5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原來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其收縮壓在原有的水準上猛降至10.7千帕(80毫米汞柱),亦可認為已進入休克狀態。(二)意識狀態開始有恐懼感,心慌,煩躁不安,頭暈或大聲叫喊,並可出現弱視,黃視,幻視,複視等;繼而意識朦朧,乃至意識完全喪失,對光反射及其他反射減弱戒喪失。
(1)過敏的前驅症狀 包括皮膚潮紅或一過性皮膚蒼白,畏寒等;周身皮癢或手掌發癢,皮膚及粘膜麻感,多數為口唇及四肢麻感,繼之,出現各種皮疹,多數為大風團狀,重者見有大片皮下血管神經性水腫或全身皮膚均腫,此外,鼻,哏,咽喉粘膜亦可發生水腫,而出現噴嚏,流清水樣鼻涕,音啞,呼吸困難,喉痙攣等,不少患者並有食管發堵,腹部不適,伴以噁心,嘔吐等。(2)過敏原接觸史 於休克出現前用藥,尤其是藥物注射史,以及其他特異性過敏原接觸史,包括食物,吸人物,接觸物,昆蟲螯刺等。